本月最多人看的書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書摘--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 The facebook Effect: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company That is Connecting the World

社交網站的概念可以回溯到40年前,身為目前最大規模的社交網站,Facebook身上看得到許多社交網站前輩的影子,但其創辦人祖克柏為何多次被指控竊取他人創意?


祖克柏的臉書網站設計多次遭指控為剽竊他人創意,其實,這種社交網站的概念是源自發展了四十年的創意。

早年為網路鋪設基礎的工程師,其實就已想像了類似臉書網站這樣的東西。里克萊德(J. C. R. Licklider)和泰勒(Robert W. Taylor)在一九六八年共同發表的論文中寫道:「線上互動社群將會是什麼模樣?這種社群將是由身處各地的成員構成,有時是以小群體形式聚集交流,有時 是個人形式的聚集交流。這類社群不是由身處同一地區者組成,而是由具相同興趣者組成。」這篇文章也浮現了社交網站的概念:「你將不是發出一封信或電報,而 是找出那些應該跟你的檔案連結起來的人。」

大約十年後,有些人開始花時間發展這種線上社群,第一個在網路上吸引許多非科技領域使用者的社群服務網路,是一九七九年創立的Usenet,遠早於全球資 訊網(World Wide Web)的問世。Usenet 起始於杜克大學的線上公布欄系統,讓關注特定主題的群體張貼訊息,這個網路系統運作至今。一九八五年,布蘭德(Stewart Brand)、布利安(Larry Brilliant)等人在舊金山共同創設電子布告欄「全球電子連結」(The Whole Earth’Lectronic Link, 簡稱The Well), 它的用戶蘭高德(Howard Rheingold)在一九八七年發表一篇文章,在文中發明了「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這個名詞來形容這種新體驗。蘭高德在文章中寫道:「虛擬社群是一群也許可以面對面或無法彼此面對面的人,他們透過電腦布告欄及網路的 中介,彼此交流。」

漸漸地,愈來愈多人熟悉電子溝通交流。最早把這些概念傳輸給普羅大眾的是法國郵務局,一九八二年推出全國線上服務Minitel;接著,美國線上於一九八 五年推出這種線上服務。IBM 和西爾斯公司(Sears)於一九八八年創立商業線上服務Prodigy,但不久後,美國線上成為美國這塊市場的霸主。到了一九九○年代初期,普羅大眾開 始使用電子郵件。雖然,人們會在這類線上服務中建立其電子郵件地址通訊錄,但會員並不會指出自己真實生活中的朋友,或是在這些線上服務中建立跟朋友通訊的 管道。在接下來的十年,即時通服務也採相同形式:人們使用假名交流,而非使用真名。

全球資訊網問世後初期, 線上社群的概念再往前推進,諸如TheGlobe.com、Geocities、Tripod 之類的網站服務出現,讓用戶可以設立個人網頁,有些網站還可讓個人網頁跟其他會員的網頁相連結。祖克柏在初中時期於Geocities 設立他的第一個網站。知名的收費約會服務網站Match.com 於一九九四年推出;Classmates.com 網站創立於一九九五年,後者旨在幫忙尋找失聯的同學及校友,人們在這網站上使用的是真名。


「六度分離」概念

「把你的名片簿留在你的電腦裡,沒啥益處,我們把你的名片簿放到一個集中地。若人人都把名片簿上傳此集中地,各位就能環遊世界了!」──現代社交網站濫殤「六度網站」(sixdegrees.com)創辦人Andrew Weinreich

現代社交網站紀元始於一九九七年初,紐約的新創網站「六度網站」(sixdegrees.com)推出採用真名的突破性服務。

六度網站是第一個試圖在使用真名的網友之間找出關係的網站,這在當時是很有遠見的一個事業概念。這個網站的名稱源自一個未經證實的「六度分離」(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概念:透過從你身邊朋友開始延伸的關係鏈,可以連結上地球上的任何人,平均而言,任何兩個人至多只要透過六個人的聯繫,就可以扯上 關係。從你身邊的朋友開始,連結至下一層(你朋友的朋友),再連結至更下一層(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如此延伸至第六層。

這個網站的創辦人是律師溫瑞奇(Andrew Weinreich)。六度網站推出的一九九七年初,溫瑞奇邀請數百人聚集於紐約市的帕克大樓(PuckBuilding),在室內設立的二十台個人電腦上同步加入此網站成為會員。

溫瑞奇說:「把你的名片簿留在你的電腦裡,沒啥益處,我們把你的名片簿放到一個集中地。若人人都把名片簿上傳此集中地,各位就能環遊世界了!」

人們通常是在收到六度網站現有會員發出的電子郵件後,跟進加入這個網站,後來,許多社交網站也仿效這種招募會員的方法,在當時,這是革命性創舉。網站推出 時,有兩項重要特色:第一項特色是「為我建立連結」(connect me),若你加入某人的姓名,此網站就會建立你跟他及其他人的關係圖;第二項特色是「為我建立網絡」(network me),你可以列出你尋找的特徵,網站將找出符合這些特質的會員,例如,在某某地點是否有喜歡玩西洋棋的醫師。

不過,溫瑞奇現在感嘆:「我們太早設立這個網站了,時機決定了一切。」當時,六度網站的發展與經營耗費甚巨,雇用九十名員工,購買大量昂貴的伺服器和甲骨 文(Oracle)授權的資料庫軟體,並支付數百萬美元請賽皮恩(Sapient Corporation)和賽恩特公司(Scient Corporation)等網路發展顧問公司協助發展特色。這些花費換得了什麼成果?大多數用戶使用撥接數據機,連結速度慢到令人抓狂。還有其他嚴重的限 制,例如,你的個人資料檔案中沒有相片,因為當時擁有數位相機的人很少。

許多人不清楚六度網站到底意圖提供約會服務、建立商業人脈服務,或是兩者皆是。儘管如此,到了一九九九年,該站註冊使用者已高達三百五十萬人,另一家規模 更大的公司以一億兩千五百萬美元買下它,但它從未創造豐碩的營收,後來,在網路公司泡沫化中,新業主於二○○○年底關閉這家虧錢的公司。溫瑞奇和他的伙伴 知道,這只是社交網站的開始,不是末尾,他們極有先見之明地取得了一項廣泛涵蓋六度網站諸多創新的專利權,這項專利後來在臉書網站的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 色。溫瑞奇把類似六度網站的網站稱為「未來的作業系統」。

雖然,六度網站破了冰,但卻要等到多年之後,其他人才會駛入這片海域,建立真正的社交網站。黑色星球(BlackPlanet)及亞洲大道(Asian Avenue)這兩個族裔導向的網站在一九九九年開張,提供有限的社交網站功能。瑞典青少年社交網站新月風暴(LunarStorm)於二○○○年一月一 日開張,韓國知名的賽我網(Cyworld)則是在二○○一年增加了社交網站的功能。

一直要到二○○一年和二○○二年,矽谷和舊金山才興起社交網站熱潮。當時,這些地區的創業家和創投業者仍然懾於二○○○年初開始的網路公司市值與營收銳減 餘波,氣氛十分低迷,尤其是消費者導向的網路公司特別艱辛,新創公司很難獲得任何投資。不過,一些有膽識者看出,六度網站可能只是起步得太早,但前景甚 佳。

帕克和其友人在二○○一年創立的Plaxo 網路公司並不是社交網站,但和社交網站有許多共通點。Plaxo 提供聯繫人管理服務,在新會員上傳聯繫對象後,網站會要求聯繫對象更新資訊,且敦促他們也加入Plaxo 網站,這種騷擾令人討厭,但往往能夠奏效。Plaxo 網站也預示了臉書網站的一個重要層面:它根據個人的聯繫對象網絡來維持獨特的資訊。

創業家史考特(Adrian Scott) 在二○ ○ 一年末創設了一個名為「Ryze」的社交網站,這不是約會網站,瞄準的對象是商業人士,其名稱意在使其會員藉由改善商業人脈而發達起來。這個網站打算向搜 尋其資料庫以尋找員工、顧問等的企業雇主收費,藉此營利。雖然,除了舊金山科技圈,這個網站並未產生明顯影響力,但它產生啟發作用,促成後來的許多發展。

Ryze 網站的會員亞布拉姆斯(Jonathan Abrams)是一個程式設計師,非常熱衷派對活動,他看出人們的業餘生活是一片大好商機,於是建立了針對消費者的社交網站Friendster。雖然, 這不是一個純正的約會網站,但提供了許多工具,幫助會員尋找約會對象。亞布拉姆斯的目標是搶走社交網站Match.com 的顧客,他認為,若你能夠結識朋友的朋友,就能認識更多有趣的人。Friendster 期望會員使用真名,它提供了一項新穎的工具:會員的相片。這是一項突破,你可以搜尋瀏覽,得知你的哪些鄰居已經是你朋友的朋友,若你喜歡他們的相片,可以 嘗試跟他們建立連結。


Friendster和Myspace陸續暴紅
 
Friendster 網站於二○○三年二月推出,立即造成轟動,不出幾個月就有數百萬人加入成為會員。會員需要有來自現有會員發出的邀請,在當時,想獲得邀請的人非常多。很快 地,人們開始談論Friendster 是「下一個Google」,甚至有報導指出,Google 出價三千萬美元收購此網站,但遭到拒絕。祖克柏注意到此網站,並加入成為會員,很多哈佛大學部學生也加入,包括溫雷沃斯孿生兄弟在內。

Friendster 網站似乎非常成功,但是,到了二○○三年中,Friendster顯然難以招架暴紅帶來的急劇成長,由於數百萬人加入會員,網站的伺服器速度明顯減緩,網 頁得等上二十秒才能載入。另外,有些使用者刻意使用假名及身分,製作虛構的個人資料檔案。亞布拉姆斯堅持會員必須使用真名,他剔除大量的虛構者。為解決昂 貴的技術層面挑戰,該公司在二○○三年秋天接受兩家知名創投公司挹注大筆資金,分別是標竿創投公司(Benchmark Capital)和凱鵬華盈創投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總計投資一千三百萬美元。

亞布拉姆斯現在經營活動邀約網站「Socilizr」,他是社交網站領域的出色創新者之一,誠如帕克所言:「亞布拉姆斯破解了密碼,他定義了現今所謂『社交網站』的基本架構。」

在Friendster 暴紅之下,社交網站開始在舊金山地區如雨後春筍般推出。Tickle 網站原本提供自我測驗服務,在看到Friendster 網站的廣大吸引力後,改變了服務內容;而LinkedIn 和Tribe.net 是由亞布拉姆斯的友人創立的兩個新社交網站。

霍夫曼(Reid Hoffman)是最早對Friendster 網站提供資金的天使投資人,在Friendster 募得的十萬美元資本中,霍夫曼個人就提供了兩萬美元。二○○三年五月,在Friendster 開站三個月後,霍夫曼創設了商業人士的社交網站LinkedIn。至今蓬勃發展的LinkedIn 網站跟Ryze 網站有許多共通點,會員的個人資料檔案基本上就是履歷表,用戶透過此網站尋找工作機會,向他人尋求工作事業方面的推薦或建議。不過,為了維持它的嚴肅態 度,LinkedIn 一開始並不張貼個人相片,後來才增加張貼相片的功能。

霍夫曼的老搭檔平克斯(Mark Pincus),在霍夫曼創設LinkedIn的同時,也創立了另一個社交網站Tribe.net,會員可以在此平台上建立特定興趣的「部落」。 Tribe.net 原本意圖幫助會員交流類似分類廣告網站Craigslist 那樣的廣告,讓會員從認識的人那兒購買東西,但會員更感興趣的是純粹和他人建立連結,而不是買賣東西。

帕克在偶然下結識了這些舊金山的社交網站興建者。當時,他和一群史丹佛大學學生合租帕羅奧圖的一棟房子,設在當地的Friendster 網站此時已在起飛階段。不久,帕克便和Friendster 創辦人亞布拉姆斯成為好友,協助亞布拉姆斯尋找更多的投資人,帕克自己也獲得了這家公司的少量股份。

二○○三年夏天,Tribe.net 和LinkedIn 開始成長之際,一個意料之外的發展引發平克斯和霍夫曼的憂心。他們得知,此時已不復存在的六度網站公司持有的專利權被新的所有權人拿出來拍賣,此專利的涵 蓋範圍極廣,它指的是一整套社交網絡服務:擁有及維持資料庫,讓會員得以設立帳戶,鼓勵會員發出電郵邀請朋友,跟朋友的線上網絡建立連結,若朋友接受邀 請,此網站將在兩人之間建立雙向通訊交流的連結。此專利敘述的這些流程,是絕大多數社交網站的核心流程。

平克斯及霍夫曼的律師告訴他們,取得這項專利的人可以採取行動,使他們兩人的公司LinkedIn 及Tribe.net 停止營運,而恐怕絕大多數社交網站都將陷入此風險,因此,平克斯及霍夫曼決定嘗試買下此專利權。他們也知道,Friendster 正從創投公司取得資金,可能會進軍他們的業務領域,上述專利權將是一套護身符。但他們兩人的公司董事會都不授權他們買下此專利權,因此,他們決定用自己的 錢,最後以七十萬美元得標。

霍夫曼及平克斯表示,他們「當時擔心的是,有人買下這專利權後,用它來控告所有早期的社交網站公司侵權」。霍夫曼回憶:「我們出於守勢而買下這項專利,確保不會有人扼殺了這個方興未艾的產業。」

就在這些創業家於舊金山創造了一個新產業的同時,洛杉磯竄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競爭者。一開始,MySpace 是Friendster 的眾多仿效者之一,它的創辦人安德森(Tom Anderson)是Friendster 的熱中用戶,他之所以興起創設MySpace 的念頭,部分原因是對Friendster 的龜速和當機感到不滿。不過,安德森也構思,他可以訴求那些使用假名的所謂「虛構者」,設立一個讓用戶自由使用任何身分的社交網站。安德森和他的共同創辦 人迪沃夫(Chris DeWolfe)對於會員使用MySpace 的方式,僅加諸極少的限制。

二○○三年八月十五日,Friendster 設站六個月後,Tribe.net 創立三個月後,MySpace 網站開張,內容包羅萬象,有遊戲、占星術,還有跟Friendster 一樣的會員部落格網頁,裡頭也包含個人資料檔案。

Friendster 的創辦人亞布拉姆斯是個有點控制狂的人,堅持用戶必須使用真實姓名,而MySpace 卻是採取寬鬆態度,幾乎什麼都可包容,這很迎合會員。至少,相較於其他社交網站,MySpace 不需要有來自現有會員的邀請,就能加入成為會員。

Friendster 和MySpace 的兩位創辦人選擇了超好的時機推出網站,此時的大眾化市場已然準備擁抱社交網站。六度網站當年問世得太早,如今,合適的環境終於到來。最重要的是,更多人 開始使用高速網路,許多家庭首度使用寬頻網路連結,寬頻連結不僅使瀏覽速度加快,也使相片的上傳更容易,而且,數位相機也漸漸普遍。

一開始,MySpace 的觸角在創辦人安德森和迪沃夫的洛杉磯朋友群中延伸,他們在俱樂部裡向樂團及聽眾推銷這個網站。該站很快成為洛杉磯地區樂團的一項基本推廣工具,沒多久, 全美各地音樂人開始使用MySpace,伴隨而來的是樂團的聽眾——青少年。雖然,MySpace 網站要求加入者的最低年齡為十六歲,但很多實際年齡更小的會員在個人資料檔案中造假,十三歲的八年級女生在此網站上張貼自己僅穿胸罩的清涼照,是司空見慣 之事。全美各地初高中的家長團體集會,對社交網站的危險性發出憂心警告。

到了「名冊」網站(Thefacebook,臉書的前身)於二○○四年二月推出時,MySpace 已經有超過一百萬名會員,快速成為全美的龍頭社交網站。「名冊」對用戶提供有限的功能、純白色的個人資料檔案網頁,而且只對一流大學的學生開放,跟 MySpace 形成再強烈不過的對比。

大學校園社交網站

臉書效應:少用電郵── 社交網站已蔓延全球,臉書是世上最大的社交網站,如今高中生及大學生鮮少不是臉書網站的經常使用者,許多人已很少再使用電郵了。
第 一個明顯針對大學生的社交網站在二○○一年十一月創設於史丹佛大學,這大概也是美國第一個純正的社交網站。這個沒什麼名氣的網站名為Club Nexus,是由來自土耳其的電算系博士班學生布尤柯登(Orkut Buyukkokten)所設計,旨在讓史丹佛學生改善他們的社交生活。

Club Nexus 是一個開創性的網站,提供大量的功能——或許該說是功能過多了。這個網站讓會員使用真名製作個人資料檔案,列出校園裡最要好的朋友——「死黨」。Club Nexus 對還不是會員的「死黨」自動發出電子郵件,邀請他們加入。只有具有史丹佛大學電郵地址的學生,才能加入這個網站,電郵地址的認證確保每一個人的真實身分。

在這個網站上,你可以聊天、邀請朋友參加活動、在包含個人廣告的分類廣告欄張貼訊息、撰寫類似部落格的專欄、使用搜尋功能尋找有相似興趣的人。學生使用此網站尋找讀書與研究夥伴、一起跑步的夥伴及約會對象。

Club Nexus 開張僅六週,史丹佛大學的一萬五千名學生中就有一千五百人加入成為會員,但在會員數達到兩千五百人後,成長就停滯了。這個網站的功能太複雜了,布尤柯登把 他所能想到的每項功能都放進去,導致網站過度複雜而難以使用,功能太多也分散了人們對於活動的聚焦,在網站上,你無法感受到有許多人圍繞在你身邊。

布尤柯登和負責管理 Club Nexus 非技術部門的齊曼(Tyler Ziemann)在二○○二年取得學位後,想要把這個網站商業化。他們意識到在校生對此網站欠缺熱情,決定轉向校友。他們創立了一家名為Affinity Engines 的公司,開始向大學校友推銷Club Nexus 的修改版本InCircle。但在Affinity Engines 公司創立後沒多久,布尤柯登就離開這家公司,前往Google 擔任程式設計師。

在加入Google 約一年後,布尤柯登告訴Google 的高階產品主管瑪莉莎.梅伊爾(Marissa Mayer),他已利用週末時間建立了一個社交網站的原型。鼓勵員工創業是Google 向來的政策,梅伊爾及Google 其他高階主管支持布尤柯登的這項計畫, 他們原想稱此計畫為Eden 或Paradise,但布尤柯登擁有他自己名字的網域名稱Orkut.com,梅伊爾和史密斯都覺得布尤柯登賦予這個網站靈魂,因此,決定讓這個網站名為 Orkut.com。

構思甚佳的Orkut.com 向所有人開放,於二○○四年一月開張,比「名冊」早兩星期。它最初在美國茁壯起來,力抗強勢成長的MySpace,到了二○○四年底,很奇怪地,巴西人熱 烈擁抱這個網站,而在巴西獲致成功後,美國人開始疏離這個網站。如今,隸屬Google 旗下的Orkut 依舊是世上最大、最成熟的社交網站之一,但有過半數會員是巴西人,另外20% 的會員在印度。Google 在二○○八年把Orkut 的總部移往巴西,從這點或許可以看出該公司對於這個網站在美國的發展期望已經降低。

Club Nexus 是第一個針對大學生設立的社交網站,但到了二○○三至二○○四學年,一些學校也出現類似網站。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兩位校友於二○○三年八月創設 Collegester.com 網站,標榜是為學生設立、由學生主導的免費、實用、有趣的虛擬社群。提供線上配對媒合服務的WesMatch 網站在衛斯理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蓬勃發展,它的創辦人在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推出另一個版本,並擴展到鮑登學院(Bowdoin College)、科爾比學院(Colby College)和歐柏林學院(Oberlin College)。在耶魯大學,由學生治理的耶魯大學議會在同年二月十二日設立了一個名為YaleStation 的約會網站和線上名冊,僅比「名冊」晚了一星期開張,到了二月底,已有三分之二的大學部學生註冊加入。在哥倫比亞大學,名為CUCommunity 的商業網站於同年一月推出,比「 名冊」早了一個月。


祖克柏真的剽竊嗎?
 
二○○三年末,常春藤盟校似乎集體決定,應該要製作線上版本的校園名冊,康乃爾大學、達特茅斯學院、普林斯頓大學、賓州大學、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及其他 學校的學生自治會全都向校方行政當局抱怨沒有數位版校園名冊。這構想並不是什麼祕密,祖克柏只是覺察時機已經到來而創立了「名冊」 (Thefacebook,臉書的前身)。各地學生也已受到Friendster 快速風靡的影響,許多人對該網站後來出現的龜速等問題感到失望,到了秋季,MySpace 已經開始在洛杉磯地區興盛起來。

二○○三年九月,哈佛四年級學生葛林斯潘(Aaron Greenspan)在校內推出houseSYSTEM網站,讓哈佛住校生可以在此平台上買賣書籍、查看課程及使用其他功能,並邀請學生上傳相片到所謂的 「萬用名錄」(Universal Face Book)。不過,這個網站在處理學生的登入密碼方面引發爭議,因此,一直未能產生夠多的使用量。

根據溫雷沃斯兄弟及納倫杜拉控告祖克柏和臉書的訴訟文件,納倫杜拉聲稱他在二○○二年十二月就已有建構哈佛社交網站的構想,他後來和溫雷沃斯兄弟合作創設 「哈佛連結」網站(Harvard Connection)。溫雷沃斯兄弟個頭高大,在划艇運動項目受訓多年,後來於二○○八年北京奧運雙人划艇比賽項目闖入決賽。在此之前,他們曾在巴西里 約舉行的汎美運動賽中奪得金牌。這兩位體格健壯的盎格魯撒克遜白人,跟矮小精明、書呆型的那些「名冊」創辦者,形成再明顯不過的反差。

在接下來一年,溫雷沃斯兄弟和納倫杜拉斷斷續續進行創設「哈佛連結」網站的工作。由於他們三人都不是程式設計師,因此僱用別人協助,兩名相繼受僱的電算系 學生都未能達成三位創辦人的構想,後來他們在《哈佛深紅報》上看到有關於Facemash 的報導,於是跟祖克柏接洽,後者同意提供協助。但現在,祖克柏的說法是,他當時只是把「哈佛連結」視為他眾多社交網站軟體編寫的「專案計畫」之一。

祖克柏斷斷續續為「哈佛連結」網站設計程式,經過幾星期,他似乎失去興趣,但他顯然沒有明確告知溫雷沃斯兄弟和納倫杜拉。他們開始抱怨祖克柏的工作拖延得 太嚴重,祖克柏有次為了延遲工作致歉,解釋是因為他在感恩節假期忘了帶筆記型電腦的充電器回家。最終,溫雷沃斯兄弟和納倫杜拉向聯邦法院提出訴訟,指控祖 克柏盜用他們的智慧財產。這件官司在二○○八年中和解,和解文件要求雙方不得對外揭露細節,不過,一些訴訟文件公諸於世,其中包括他們和祖克柏的往來電 郵,從這些電郵內容可以看出「哈佛連結」網站當時想提供的服務。在其中一封電子郵件中,卡麥隆.溫雷沃斯用一頁篇幅敘述提案,其中部分內容寫道:「哈佛連 結已編了一份波士頓地區最熱門的俱樂部和酒吧夜間表演節目首演清單,我們已和這些俱樂部的促銷者達成協議,對哈佛連結網站的註冊會員提供優惠票價。」派對 優惠入場費似乎是這個網站打算標榜的重點服務項目之一。

十二月六日,卡麥隆再度寫電子郵件給祖克柏:「我想到一個『親近度評量』的點子??,基本上,這是要衡量你的各方面興趣和你心儀對象的興趣有多相近??, 這會很有趣。」卡麥隆還建議,網站可向會員建議應該約會的對象,並且開玩笑地說,網站也許可以騙使用者說,這些建議是由電腦軟體研判後做出的決定。溫雷沃 斯兄弟認為這是在創立一個約會網站。

電子郵件內容顯示,祖克柏開始迴避「哈佛連結」網站的三位創辦人,到了二○○四年一月八日,他寫電子郵件給卡麥隆:「我仍然有點懷疑這個網站沒有提供足夠 的功能項目,無法吸引到足夠用戶量。」可是,他先前在十一月底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等我完成製圖,我們就能推出這個網站了??,一切看來似乎都進行得 很順利。」三位創辦人一再要求和祖克柏開會,等到四個人終於在一月十四日開會時,祖克柏卻說他沒時間為這個網站編寫程式了。部落格網站「商業內幕」 (Business Insider)於二○一○年公布了據稱是祖克柏在這段期間發出的簡訊,若那些簡訊確實發自祖克柏(祖克柏迄今並未否認),簡訊內容顯示,他沾沾自喜於刻 意延遲「哈佛連結」網站的程式設計工作,直到自行推出「名冊」網站。

祖克柏和houseSYSTEM 網站的創辦者葛林斯潘也有一些糾葛。他們兩人於一月初在柯蘭宿舍餐廳共進晚餐,當時,祖克柏邀請葛林斯潘跟他一起合作,但他並未對葛林斯潘詳述細節。葛林 斯潘當時有所猶豫而婉拒,比祖克柏高兩級的葛林斯潘自十五歲起就經營自己的一家小規模軟體公司,顯然自覺比這位大二生優秀。

祖克柏現在並不想多談houseSYSTEM,只說:「箇中訣竅不在於增加東西,而是拿掉東西。」葛林斯潘的houseSYSTEM 網站最終關閉,祖克柏的同學雷辛說,「名冊」非常執著於簡化:「在這網站上,你唯一能立即做的事,就是邀請更多朋友加入。就是這種單純性,使得這個網站成 功。」

「名冊」在二月四日開張,六天後,卡麥隆寄了一封信給祖克柏,說他盜用「哈佛連結」創辦人的創意,導致他們損失,並要求祖克柏停止「名冊」網站的運作。卡麥隆和另外兩位共同創辦人向哈佛懲戒管理委員會申訴,哈佛的一位事務長出面,要求祖克柏對此事提出解釋。

祖克柏在二月十七日寫給這位事務長的一封長信中指出,打從他開始為「哈佛連結」工作伊始,他就對先前幾位程式設計師的品質感到失望,他說那些東西「亂七八 糟且大而無當」。他看不起溫雷沃斯兄弟和納倫杜拉的創意構想,他還抱怨他們的計畫:「我對他們的廣告承諾、運作網站所需的硬體、或這個網站的製圖,都感到 不滿意。」

祖克柏在信中寫道:「在我為他們免費做了一些事後,他們如今還來威脅我,這令我感到驚駭??,我試圖不把它當回事,每當我做了什麼成功的事,就會惹來小騷 擾。每個資本家都想參一腳。」在這封信的結尾,祖克柏把溫雷沃斯等人的行徑斥之為「荒謬的威脅」,他寫道:「我並未詳細檢視我的網站和他們的網站有何差 異,因為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網站。」這位事務長決定不再介入這樁爭議。

這兩個網站是否明顯不同呢?如同卡麥隆在其電子郵件中所述,哈佛連結網站主要是想提供派對指南和約會服務,意圖和促銷者協商,達成減價。「名冊」是個非商 業性網站,旨在取代非電子版本的名冊,重點是個人資訊。「名冊」網站上的所有資訊都是由用戶製作,而哈佛連結網站打算納入「俱樂部活動評論」內容。

後來改名為ConnectU 的哈佛連結網站,最終於二○○四年春末開張。那年秋季,三位創辦人在多位律師的協助下,於波士頓聯邦法院對祖克柏提起控訴。他們指控祖克柏盜用他們的創 意,包括:第一個針對大專院校學生而設的利基網站,提供有關會員個人及其興趣和資格條件等的資訊,作為表達意見與想法的論壇,安全的人脈網絡,要求會員以 其.edu電子郵件地址註冊;最後一項是——在哈佛大學推出,然後推廣至其他學校,最終計畫是涵蓋美國國內與國際所有合格的學術機構。

在為「哈佛連結」工作期間,祖克柏或許對於他已經在建構自己的社交網站一事感到不安。他當然應該要更早將此事告知溫雷沃斯兄弟和納倫杜拉,他粗魯無禮,且 非常不合作,「商業內幕」網站揭露的當年簡訊內容足以證明祖克柏的確欺瞞誤導他們。不過,早在遇見溫雷沃斯兄弟和納倫杜拉之前,他就已經在構思可以在網路 上創設怎樣的社交網站,這也是他對「哈佛連結」計畫感興趣的原因。溫雷沃斯兄弟和納倫杜拉的訴訟狀中,指控祖克柏的行為遠比粗魯嚴重:「侵害著作權,違反 明確或隱含的合約,盜用商業機密,違反信託義務,不正當的自我圖利,不公平的商業手段,刻意阻礙他人的潛在商業利益,違反忠實義務及誠實交易,詐欺,違反 保密義務。」他們要求接管整個「名冊」網站,並要求等同於該網站價值的賠償金。對於祖克柏而言,這是一件十小時的工作計畫,從未獲得書面合約,也從未獲取 酬勞,上述指控是相當嚴重的指控。

祖克柏或許在替「哈佛連結」工作期間,修改了自己網站的創意構思,但這兩個網站的許多共通元素似乎都有其他網站使用過了。

二○○四年九月,在對「名冊」網站興訟的同時,ConnectU 聲稱已於兩百所大學校園取得一萬五千名會員,但「名冊」與之激烈競爭。不過,ConnectU 的確為其創辦者帶來巨大的成功,二○○八年的官司和解,三位創辦人贏得巨額賠償。在此之前,ConnectU 網站已經垂死,如今已關閉。

葛林斯潘也指控祖克柏剽竊他的創意,葛林斯潘在二○○八年四月請求美國專利商標局取消Facebook 的商標,聲稱這是一個泛用詞,並指出他的houseSYSTEM 比祖克柏早幾個月使用此名稱。

葛林斯潘沒有僱用律師,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商標審理與上訴委員會(Trademark Trial and Appeal Board)判定他的訴願合理可信,決定繼續審理程序。幾個月後,臉書與葛林斯潘達成金額不詳的和解。

社交網站如今已蔓延全球,臉書是現今世上最大的社交網站,現在的高中生及大學生鮮少不是臉書或MySpace 網站的經常使用者。這些網站已變成太普遍的通訊交流平台,以至於所有年齡層的許多人已很少再使用電郵了。從六度網站到Friendster,再到臉書,社 交網站已變成網路上人人耳熟能詳且無所不在的一部分。(摘錄整理自第三章)





《作者簡介》
大衛.柯克派崔克
David Kirkpatrick
科技趨勢專家,曾任「財星」雜誌網路及科技資深編輯多年,寫過蘋果電腦、美國商業機器公司、英特爾、微軟及昇陽等公司的封面故事,長年報導網路對企業和社會的衝擊。


更多關於:(五頁內文)

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