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最多人看的書
-
這本書清楚說明了:當代藝術是什麼?當代美術作品為什麼昂貴?而這裡的昂貴指的還不是一般我們所認為的貴,那種貴是天文數字,無法想像的價格。憑什麼看似小學生畫作的簡單線條能賣到這種價格?村上隆在這本書裡告訴讀者為什麼? 以上這兩個問題我疑惑多年了,在這本書裡面都得到完整的解答,我個...
-
因為生日快到了,所以收到誠品的會員生日獨享優惠。 豪氣萬千、印刷精美的禮券,只打85折。大哥..網路不用生日就79折了... 還有諸多限制,有聲書、雜誌等...都不適用於85折券。沒搞錯吧?85折都不太想用了。 我對於這種E-COUPON的印象就是要買到xxx元以上...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超過五成八的受訪者表示「有看紙本雜誌」
隨著電子閱讀裝置的出現,各家雜誌商紛紛加入電子雜誌的行列,電子雜誌可以提供讀者更豐富的呈現方式,讓閱讀者更能感受到視覺與聽覺的娛樂,更具互動性,因此電子化的呈現方式漸漸成為未來的趨勢。
為了解台灣民眾閱讀雜誌的習慣與消費行為,創市際在2011年5月作了一份雜誌的小調查,超過五成八的受訪者表示「有看紙本雜誌」,而有閱讀「線上雜誌」的受訪者占24.2%。其中「有看紙本雜誌」以年齡在35-39歲、有固定工作的受訪者較為顯著。
進一步詢問受訪者較常閱讀哪類型的雜誌,其中以「投資.理財」(24.3%)類型最高,其次是「綜合.娛樂」(20.7%),第三是「商業.企 管」(20.4%),再來則是「旅遊」(18.3%)和「電腦.3C」(17.7%)。其中「投資.理財」、「商業.企管」和「電腦.3C」類型的雜誌都 以男性的受訪者較為顯著。
再詢問受訪者對於電子閱讀裝置的使用習慣,有超過兩成五的受訪者表示會「改成閱讀電子線上版雜誌」,以居住地在北部的受訪者居多,而表示會「減 少我看實體雜誌的機會」占36.8%,其中以職業為家管、退休、待業等其他職業狀態、居住地在南部的受訪者較為顯著,而表示「只是增加看現在雜誌的機會」 占37.7%,以有固定工作;居住地在中部的受訪者比例較高。
電子化讓雜誌的呈現更為多元、更為豐富,讓閱讀者不但能購得到資訊,還能從中得到視聽的娛樂,不過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有閱讀「線上雜誌」的受訪者只占24.2%,雜誌業者應該要更積極開發更具吸引力的呈現方式,讓消費者願意轉換閱讀電子雜誌。
Posted by 廖奕翔 台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