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最多人看的書

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影響力" 書摘 (台灣沒有出版)

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總結的有效說服別人的六項原理:好感原理、互惠原理、社會影響力原理、言行一致原理、權威原理、稀缺性原理。

作為一本富有思想含量的雜誌,《哈佛商業評論》部分文章由心理學家撰寫,特別抽取這些文章的精華,與讀者分享。
本篇介紹的是羅伯特•西奧迪尼的文章《說服的科學》。羅伯特•西奧迪尼的《影響力》一書在中國廣為傳播,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在《說服的科學》這篇文章中,西奧迪尼面向職場人士,尤其是高管,介紹了說服的六種基本原理及其應用技巧。

 

1、好感原理:人們喜歡那些欣賞自己的人。

a)應用要點:發現真正的相似之處並給予真心的讚美。

b)心理學研究證據:對於希望增進對方好感來說,有兩項因素格外重要:相似性和讚美。對於前者(相似性)而言,心理學家F.B.Evans利用保險 公司記錄中的被保險人的統計資料發現,如果銷售人員與潛在客戶的年齡、宗教、政治甚至吸煙習慣相似,那麼,銷售人員成功銷售保單的可能性很大。

對於後者(讚美)來說,心理學家發現,當聽到別人對自己大加讚美時,人們都會對讚美者產生最大的好感,即使那麼溢美之詞不是真的。更為可怕的則 是,Ellen Berscheid與Elaine Hatfield Walster通過實驗發現,對他人品格、態度或者表現的積極評價可以使得被讚美者對讚美者產生好感,並心甘情願地按照讚美者的意願行事。

c)職場啟發:你可 以利用自己與他人的相似之處,與同事建立關係。工作時的非正式交談可以幫你發現至少一個共同的興趣領域,如某項業餘愛好、某個大學籃球隊等。重要的是必須 儘早地和他人建立起友誼,因為這樣一來,人們就會對你形成好感,並持續到隨後的交往中。除了用讚美來培養有利的關係,你還可以利用讚美來修補受損的關係。


2、互惠原理:人們會以同樣的方式給予回報。

a)應用要點:施予別人你所想要的。

b)心理學研究證據:美國殘疾退伍軍人協會多年來依靠一封精心製造的籌款信,就獲得了高達18%的捐款回復率。後來,當該協會開始隨信附送一份小禮 物之後,回復率高達35%,這份禮物非常簡單,只是一套個性化的地址標籤。對於捐款人來說,重要的並不是禮物,而是因為他們得到了一點東西。

c)職場啟發:如果你曾經在不經意中發現自己正對著一個同事微笑,僅僅因為他或她先朝你微笑,那麼你就知道這個原理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了。如果你希望 在辦公室內培養積極的態度和融洽的人際關係,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真正的先行者優勢——只要你能率先展現出自己所期望的行為方式,就能引導同事或者下屬做 出同樣的行為。


3、社會影響力原理:人們會仿效與其相似的人的做法。

a)應用要點:在一切可能的情況下,利用同等群體的力量。

b)心理學研究證據:《應用心理學》1982年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提到,一批研究人員挨家挨戶為一項慈善運動募捐,並同時向每戶人家出示一份該社區 已經捐款人的名單。研究人員發現,捐款人的名單越長,後續者捐款的可能性就越大。需要注意的是,另一項研究發現,當對方並不認識那些名字的時候,說服力就 會大打折扣。在《個性與社會心理學》中的一項實驗中證明了此點。該實驗要求紐約市的居民將撿到的錢包歸還失主,當他們瞭解到另一個紐約人曾經這麼做的時 候,他們便非常希望將錢包歸還給原主。然而,當他們瞭解到是某個外國人曾經這麼做的時候,他們的決定絲毫不受影響。

c)職場啟發:將這兩項實驗聯繫起來,對於幸福課讀者來說,最大的 啟發意見則在於,影響力在水準方向比在垂直方向更有利。優秀的家長善於利用鄰居的孩子與孩子同學的力量而非身為父母的強勢去影響孩子;優秀的管理者善於利 用員工自身的發言而非自己的一意孤行來說服其他員工;優秀的銷售員則善於利用與潛在客戶相似的成功案例來說服潛在客戶。
在文章中,作者特別介紹了一個管理者的例子,假設身為管理者的你正打算精簡部門的工作流程,而一群老員工對此表示抵制,讓一位支援該舉措的老員工在團隊會議上發表支持言論。這樣一位老同事所做的陳述比老闆的話更具說服力。


4、言行一致原理:人們會兌現自己明確的承諾。

a)應用要點:讓人們做出積極、公開和自願的承諾。

b)心理學研究證據:以色列心理學家在《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期刊》的研究中 提及,他們調查某社區居民是否同意為殘障人士建立一個娛樂休閒中心,幾乎所有人都同意此項慈善活動,區別在於有的人被要求書面簽名,有的人則沒有被要求。 兩周後,研究人員聯絡同樣一批居民,請求他們為此項目捐款。他們驚訝地發現,那些未在請願書上簽名的人,只有略微超過半數的人捐款;而書面簽名的人則有 92%的人捐款。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大量研究證明了,並不是所有承諾能夠兌現。承諾必須具備積極、公開與自願三個特徵。各自研究分別介紹如下:

  • 積極:Delia Cioffi與Randy Garner在1996年發表於《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期刊》的一篇文章發現,一組大學生被要求填寫一份表格,標示自己願意為一項針對愛滋病教育專案做志願 者;另一組學生也要求為同一專案做志願者,但是確認的方法是放棄填寫一份聲明不想參加的表格。幾天後,當這些志願者報到的時候,到場者中的74%是第一組 學生。

  • 公開:1955年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發表了一項經典研究。這項研究由於它揭示了人們強烈的從眾心理而廣為人知,不太為人們知道的是,這項實驗同樣,揭示了承諾的“公開” 維度的重要性。在實驗中,要求被試估計線條長度,一些人被要求將答案寫在紙上並交給研究人員保存;一些人則被要求將自己的答案寫在一塊可以擦掉筆跡的小木 板上,然後立即將答案擦掉;剩下的第三組人則被要求在心中默記即可。研究發現,當實驗人員告訴被試,他們所選擇的答案可能是錯的,第三組被試最有可能重新 考慮自己的答案;而第一組被試則堅持最初的答案。

  • 自願:Sharon S. Brehm與Jack W.Brehm在1981年出版的《心理阻抗》(psychological Reactance)一書中,通過資料表明,為了表達對老闆強迫你捐款的憎恨,你反而會去投另一方的票。

c)職場啟發:假設你希望同事或者客戶在提交報告或者做出回應的時候方面能夠更加及時,一旦當你認為對方已經同意,就應該要求他將決定寫成備忘錄,然後發給你。如此一來,他履行承諾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因為人們通常都會兌現他們寫下的書面承諾。


5、權威原理:人們願意聽從專家的意見。

a)應用要點:把你的專長展露出來;切勿想當然地認為那是不證自明的。

b)心理學研究證據:作者為一家醫院提供諮詢服務的時候發現,病人總是難以按照理療師的建議去堅持日常鍛煉。他注意到,病人其實並不瞭解理療師的專業資歷,而理療師想當然地以為病人瞭解自己的專長。當將理療師的獎狀、文憑與證書懸掛在治療室的牆上之後,結果服從鍛煉指令的人增加了34%。

c)職場啟發:你可 以利用人們第一次打交道時的禮節性的社交,為樹立個人權威創造機會。你可以在談及逸聞趣事時,順帶講述你如何成功解決了一個與明天的會議議題相似的問題。 注意不要大肆炫耀,而是當成普通交談的一部分。或者在大多數會議開始前的初步交談中,找到機會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相關背景和經驗,作為社交性談話的自然的 一部分。通過提前展露個人資訊,你能夠在談判或會議剛開始時就確立自己的專業權威;因此當討論轉入正題後,你所說的話便會得到應有的尊敬。




6、稀缺性原理:東西越少,想要的人就越多。

a)應用要點:強調稀有性與獨家資訊。

b)心理學研究證據:《應用心理學》1988年的一項研究,一半的業主被告知,如果他們給整棟房子加絕緣層,每天就可以節省一筆費用;而另一半的則 被告知,如果他們沒有加絕緣層,則每天就會損失一定數量的金錢(數量和前者一致)。結果,後者多半都加了絕緣層,人數比例遠遠超過前者。

c)職場啟發:你可以借鑒稀缺性原理,把有限的時間、有限的供應以及類似的限制性資源作為論據,來說服對方。同樣,如果你掌握著某個鮮為人知的信 息,而該資訊又正好為你本人所宣導的某個點子或建議提供佐證,那麼你就可以運用稀有性原則來說服大家。在這裏要明確強調一點。一定要確保資訊的真實性,否則欺騙手法會讓你引發的任何關注都煙消雲散。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不生病的生活:全美首席胃腸科醫師的健康祕訣

2006年日本生活健康類冠軍暢銷書,突破125萬冊
美國亞伯愛因斯坦醫科大學外科教授 新谷弘實 著


改變習慣,從現在開始仍不嫌晚

本書由全美胃腸內視鏡外科權威 新谷弘實所撰寫,教你健康長壽的正確飲食生活法。新谷醫師執業至今已診療超過三十多萬名病人的腸胃,其中不乏名人,如搖 滾歌手、國際時尚設計師、好萊塢巨星,是受到許多政治家和企業家寄予絕對信賴的「傳說中的外科醫師」,所自創的「新谷飲食健康法」更是受到各界一致推崇。

新谷醫師根據四十多年的胃腸外科經驗,整理出一套真正有效的「不生病生活法」,許多病人聽從他的建議,健康都獲得明顯改善,甚至初期腫瘤患者在接受手術 治療,並確實實踐「新谷飲食健康法」之後,也沒有出現復發或轉移的例子。新谷醫師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先從破除流傳的健康迷思開始,例如每天喝牛奶可補充鈣 質預防骨質疏鬆、攝取高蛋白低熱量飲食可保持體力又可瘦身、天天喝優酪乳可治療便秘做好體內環保……等,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並引用實際的臨床數據告訴讀 者正確的健康常識,彙整出理想的飲食生活,即刻改寫家族由來已久的生活習慣基因。

人人都可以從現在開始身體力行,創造不生病、健康長壽的美好人生。

不生病的生活:全美首席胃腸科醫師的健康祕訣

 

 (點圖可放大閱讀)

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紅色皇后-性與人性的演化 The Red Queen: Sex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Nature

人類常常自詡為萬物之靈,認為因為有道德觀,因此可以擺脫生物本性的影響。但是事實上,人類許多的行為模式,都和『性與生殖』息息相關。以女性來說,每個月一次的週期,不就或多或少影響了生理與心裡情緒嗎?而這個週期,就是為了替生殖行為做準備。

再 者,何以解釋男人與女人在擇偶時的行為?雄性動物會極力的散佈自己的基因,而雌性動物會選擇條件最優秀的雄性,為他繁衍後代。因此男人天性裡就會挑選健康 年輕的對象劈腿搞外遇,而女人則較會挑選財勢地位等條件較為優秀的男人(至少優於自己)。人類演化了萬年,這種行為模式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在遠古時期,有上述特性的人類得以大量的繁衍後代,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這些祖先的後代,因此也理所⋯⋯當然的繼承了他們擇偶模式的基因。


■ 人也是動物地球上的生物都是歷史一連串交戰的產物---寄生物和宿主、基因和基因、同種個體之間,以及與同性之間(為了爭奪異性)。然而這些是永遠無法獲 勝的戰爭,因為一代的勝利,只能確保下二代的敵人更健全、戰鬥力更強而已。生命是永無止境的徒勞競賽,終點只是下一次競賽的起點。

■基本上男人還是勾引者女人都是被勾引的對象。人和99%的動物,包括人類的近親猿科,本性相同--熱情,雜交的雄性和害羞、貞節的雌性。女人可能賣弄風情,但機會由男人掌握操控。

以求婚為例,世上沒有一個社會的求婚是由女方主動提出,甚至最開放的西方社會,也是由男人求婚,再由女人決定是否接受。


■雄的在乎數量,雌的在乎品質。


■兩性之間不平衡的關係兩性之間不平衡的關係,可以追溯到精蟲和卵子大小懸殊的情況。讓果蠅自由交配,最成功的母蠅和最失敗的母蠅生育量相差有限。但最成功的公蠅比起最差的公蠅,就有很大的差異。

縱使當代的一夫一妻制,男人仍然能夠比女人生育更多的子女。

■親代責任的輕重確定外遇機會可以利用反常的特例加以檢測,雌海馬具有陽具可以把卵子注入雄性體內,卵子在雄海馬體內發育,正如理論推測,是雌海馬追求雄海馬。可見只要是雄性負責照料兒女,都由雌性主動追求,反之亦然。

■為何郎財女貌

男人與陌生女人春風一度所冒的風險只是感染疾病,或是被妻子發現。但是報酬率很高,可以多得一個子女傳遞基因。把握這種機會的男性,後裔當然比較多。

女性的情況不同,女人忠於丈夫,受孕機會不會減少,缺少丈夫的幫助,損失兒女的機會更大。因此水性楊花的女人,子女少於貞節的女性。

女人擇偶時重視的是對方的財富和權力,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可以從丈夫那得到較多好處與資源,以增加子女的數目、促進他們的健康。

而男人重視的則是健康和年輕,因為可以得到較多的後裔。如果和40歲的女人結為夫婦,生兒育女的機會相對渺茫,還可能需要妻子帶來的孩子。

因此男人選擇的是健康年輕的女人,女人選擇的是有財有勢的男人。

如果靠制度的設計,讓男性與女性的差異降低,是否可以改變此狀況呢?令人趕到弔詭的是,現代的社會制度讓女性得到近於男性的發展機會,如果女人可以得到財富,那為何還需要從男人身上得到財富呢?但是根據調查,財富地位越高的女性,對未來配偶的財富也越加重視。


■多偶社會在兩性人口比例大致相等、多偶情況普遍的社會,多數男人都只能保持單身。
(古代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富豪妻妾成群,代表的意義就是大多數的男人至死都得單身,因此感謝一夫一妻制吧。)


■男人是天生的機會主義者如果機會許可,就會運用財富、權勢以及暴力和別的男人進行『性的競爭』,只是不肯因此付出穩定的關係做為代價。

專制權力以隨著文明的產生而黯然失色.....現代男人只希望擁有一兩個忠實的妻子,外加幾次外遇機會。可見人類又回到了原點。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這一生要做有錢人:賺錢是一種人人可學的技巧 How to Get Rich: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Entrepreneurs Shares His Secrets

作者簡介
費利克斯.丹尼斯(Felix Dennis)

費利克斯.丹尼斯(Felix Dennis)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千萬富翁。他在1973年創辦雜誌社,《個人電腦世界》和《麥金塔用家》兩本雜誌在八十年代中期為他賺進數百萬英鎊。今 天,丹尼斯出版公司仍然是一家私人企業,總部設在倫敦和紐約,旗下發行的雜誌包括:《The Week》、《Auto Express》、《Computer Shopper》、《Maxim》。

丹尼斯出版公司(Dennis Publishing)總裁費利克斯.丹尼斯(Felix Dennis)自己估計有資產七億五千萬英鎊,但由於受到金融風暴影響減為五億英鎊(折合台幣約為二百七一億元),在英國富豪排行榜名列八十八。

他曾寫過兩本暢銷書:《半杯滿》(A Glass Half Full)和《孤狼》(Lone Wolf)。小說家湯姆.吳爾芙(Tom Wolfe)讚揚他是「二十一世紀的吉卜林」(Rudyard Kipling,英國詩人,善於運用節奏、韻律與格律,詩作由英國國家劇團在各地持續巡迴演出)。

丹尼斯的傳奇人生曾被三個大型電視台拍成紀錄片,也被搬上外百老匯(Off-Broadway)的音樂劇舞台和英國BBC的電視劇集。各大報章雜誌關於他的報導更屢見不鮮,《泰晤士報》曾這樣形容他:「一個迷人的怪物,渾身散發出矛盾和刺鼻的硫磺味。」

他現在的嗜好包括:飼養迷你豬(偶爾也會品嚐)、淺嚐法國紅酒、在英國鄉間漫步、委託鑄造各種銅像,以及每年閱讀大約兩百本非小說類書籍。他最大的心願是可以在英國市中心種植一大片英國特有的闊葉林。


書評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一生要做有錢人》跟你所想像的快速致富手冊完全不一樣。作者費利克斯.丹尼斯(Felix Dennis)是個詩人,他打造了一個出版王國(出版品包括《Maxim》雜誌),他希望幫助讀者至少達到「稍有錢的富豪」階段(淨資產在三千萬美元到八 千萬美元之間)。他寫本書的動機不是為了賺錢,他有四億至九億美元的財產,所以根本不需要靠寫書賺錢。反之,丹尼斯希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告訴大家如何賺 錢,書中直率的言論,誠實的忠告,在汗牛充棟的同類書籍中實在難能可貴,價值不菲。丹尼斯的建議包括新手常犯的五個錯誤,以及專注的力量,這些看起來有點 老生常談,但因為出於他真實的經歷,加上用字遣詞幽默詼諧又字字珠璣,讓整本書變得實用而有趣。雖然作者強調正確策略的重要性,旨在幫助讀者成為有錢人, 但他並沒有因此扭曲自己的故事,也沒有美化奮鬥過程的辛酸。正如他自己所說,如果你要做有錢人,這本書對你會有很大幫助。


《華爾街日報》亞洲版書評

  一本有些另類的致富箴言

2008年06月18日

如果馬基維利(Machiavelli)能坐在iMac電腦前編寫一部《富可敵國者論》(The Billionaire Prince),這本書與費利克斯.丹尼斯(Felix Dennis)那本《這一生要做有錢人》(How to Get Rich)可能會很相像,當然,少了些後者的詩情畫意或俏皮話。

一臉大鬍子的丹尼斯講起話來滔滔不絕,他連高中都沒念完,卻靠1960 年代的嬉皮雜誌《Oz》和發行功夫巨星李小龍(Bruce Lee)的海報起家,建立起一個出版帝國,旗下包括一系列電腦出版物以及《Maxim》等男性情色雜誌,他也因此成為英國最富有的人之一。丹尼斯喜歡向讀 者們炫耀說,他錢多到自己都數不清,大概在4億到9億美元之間吧。「老實說,我得不出比這個更準確些的數字。」

丹尼斯將《這一生要做有 錢人》稱作一本「反勵志」類書籍,說自己在書中講的都是大實話。他寫道:「人們讀了這本書後致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書中傳達的基本信息是,只有那些能 把自己變為工作狂、讓親者痛仇者恨的人,或是拉得下惡臉的人才有望積累起巨額財富。他說,在那些靠個人奮鬥致富的男人和女人內心深處,都藏著一絲冷酷。

丹尼斯喜歡誇耀他樂於享受生活的個人癖好。他忠告那些做著發財夢的人,要大膽夢想、小心實踐---心中時刻懷著本分和謙卑,並把自己在1980年代末和 1990年代初幹的糗事當作反面教材:「我花了成千上百萬美元濫飲、嗑藥、尋花問柳……有段時間,我供養的情婦不下14個。我在紐約、倫敦或香港尋歡作 樂,一晚的花費就能達到三、四萬美元。」

丹尼斯對使自己致富的雜誌業照樣口不留情,他寫道:「在這個行業,人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砍倒成千 上百萬棵樹木,把它們化成紙漿造成紙,再在紙的兩面印上些文字和圖像。然後我們用狂燒柴油的卡車把製成品運到零售點,在那裡它們或許能有60%(在美國大 約是25%的機率)被賣給消費者。最後我們把那些沒賣掉的雜誌,用更多狂燒柴油的卡車運到一座工廠,它們在那裡不是被當作燃料、被掩埋或粉碎,就是被用來 製造冰箱的紙板包裝箱。」

而在自吹自擂和打諢插科的表象下,丹尼斯這本書中卻充滿了關於如何在某一領域有所成就的冷靜忠告,其中些是老 生常談,有些卻十分精闢。他在書中大談特談毅力、耐力和專注等優點的重要性,並且十分強調執行力的重要。「如果你一生中從未萌生過偉大的想法,但卻善於將 其他人的偉大想法付諸實施,」他說,「你就能取得自己做夢也想不到的成功。」丹尼斯說,遇到危機時感到驚慌是有好處的,因為這能讓你的心思集中到那些必須 要做的事情上。如果需要屈己事人也無不可,但不要忘記:沒有哪筆交易是非做成不可的。

事實上,丹尼斯在書中提出的告誡可能比書中的建議 更有用。何如,自己所創辦的事業一絲一毫也不能讓渡給他人,不過在進軍新業務時與他人合夥是可接受的做法,因為你隨時可以放棄這些業務。可以對員工發放豐 厚獎金,但別讓他們從資產出售中分成。別配給員工由公司付帳的信用卡、手機或轎車,因為這方面的支出成本很難控制。永遠別授權予那些與你十分相像的人,有 資格獲得授權的應是能與你形成互補的人。別跟那些狂熱追求短期效益的風險資本家打交道。永遠別借錢給朋友,要就送給人家。永遠別相信一位不願意去休假的高 級會計師(因為他擔心離開工作崗位期間,他的監守自盜行為會被察覺)。

《這一生要做有錢人》的細心讀者會對作者「永遠別被送回監獄」的 告誡感到有些摸不著頭腦,丹尼斯在下文中對此作了些澄清---這與《Oz》雜志當年遇到的一件醜事有關,但若想詳細瞭解此事,你還需閱讀點其他材料。 1971年,包括丹尼斯在內的三位《Oz》編輯被認定犯有「污染兒童罪」,法院判處他們到倫敦西區的Wormwood Scrubs監獄做苦工。當時24歲的丹尼斯判刑比其他兩人要輕些,因為法官認定他「遠不如」其他兩人聰明,因此可以少承擔些罪責。丹尼斯當時只入獄幾天 就被釋放了。但今年4月初他接受《泰晤士報》(Times of London)採訪時,卻險些因出言不慎而惹禍上身,他說自己大約25年前殺死了一名男子,因為那人騷擾他的一名女友,丹尼斯稱自己將那人從懸崖上推了下 去。但他隨後又打電話給記者,說這只是自己的酒後戲言。

丹尼斯的這本書也有些小毛病。比如說,他似乎認為支吾搪塞是延遲耽擱的同義詞, 文中也有自相矛盾之處。他在書中某頁告誡讀者:「要引領別人。不要被別人引領。」但翻過三頁他又大談特談傾聽員工意見的好處。可笑的是,丹尼斯在書中的一 些告誡恰似針對他自己而發的。他警告讀者,「當心那些說大話的人」。然而無論如何,丹尼斯的這本書充斥著鮮活的想法和語言,卻是不爭的事實。順便說一句, 他當前真正的寫作興趣是在詩歌方面。他已經出版了兩本詩集,他的詩句甚至被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的成員所誦讀。從《這一生要做有錢人》這本書的文辭推測,人們永遠不會把丹尼斯的詩句與他所鍾愛的英國玄學派詩作混為一談,但他的一些詩 確實文筆輕靈。

他另一項急於推進的美學建樹是「丹尼斯森林」項目。這是一個在沃里克郡種植大片林木的宏偉計劃,志在營造一片英格蘭面積最大的落葉林,這可能是一項遲來的贖罪之舉,為的是補種那些為費利克斯.丹尼斯致富而被迫犧牲掉的林木。

EDWARD KOSNER

(編者按﹕本文作者EDWARD KOSNER曾擔任《新聞週刊》(Newsweek)、《New York》、《Esquire》和《New York Daily News》的編輯。他的回憶錄《It’s News to Me》已重新發行平裝本。)

為什麼一個有錢人願意花時間寫書教人致富?

理由有兩個:首先,我喜歡把所知道的事情記錄下來;其次,我相信每個擁有相同智力的人,在給予足夠的動機和正確的方法下,都能成為有錢人。

當然,我十分沉醉一邊寫書,一邊啜飲絕世佳釀(我喝的是一九八六年伊肯堡(Chateau d’Yquem)的甜白酒)的氣氛,有時候會搭配煙燻海螺肉。這種情景,就出現在我的書房內,落地窗外是大地美景,腳下就是氤鬱的山谷,遠處海港有一片棕 櫚樹,其間點綴著漁船與遊艇。更遠的西岸海灣,藍綠色的海浪拍打著紫紅色的地平線,彷彿告訴我們又一個瑰麗的晚霞即將籠罩大地。

有一首維多利亞時代的古詩是這麼寫的:

有錢太好了!
有錢真的太好了!

我身在迦勒比海岸一個名為馬斯提克島(Windward Islands)的小島上,在離房子不遠處有一間新的「研究室」,算是我的「寫作別墅」。籌建這間小別墅的目的只有一個---可以讓我安靜的寫書;當然,有時候也會在裡面創作詩歌。

凡此種種,你應該不需要我的說明,也可以清楚的了解,要擁有這些都要錢。必須要有錢,才能心想事成。


撰寫本書不是為了賺錢?

賺錢當然是件好事。但我寫書志不在此,因為想靠寫書賺大錢,幾乎不太可能,所以我不打算靠寫書賺錢。按照虛擬小說製作的電影、電動或玩具,憑藉「周邊商 品」和行銷手法,偶爾可以賺進大把鈔票。但應該沒有人會購買一套名為「這一生要做有錢人」的玩具,不是嗎?(那為什麼大富翁和教人賺錢的電視實景秀可以風 靡全球呢?)


這是一本共同著作?會不會請寫手代筆?

本書既不是共同著作,也不會找寫手代筆,書中的一字一句皆出自我手,這點蒼天可鑑。
書中不會出現難懂和艱澀的專業術語或地方俚語,更不會變成彌賽亞式的「自我改造」手冊,然後發行大量的影帶、光碟,或在深夜的電視廣告中大言不慚地講述 我的理念。如果你期望在書中學習如何利用咒語,或在脖子上配戴一串水晶就能成為有錢人,那真對不起,可能我要讓你大失所望了!

透過本書我試圖告訴你,我在沒有大學學歷,也沒有雄厚資金作為後盾的情況下,如何成為有錢人,同時也會揭露我一路走來所犯下的錯誤---當中蘊含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寶貴經驗和心酸歷程。最後,我會教你如何避免犯下相同的錯誤,進而邁向致富的大道!


閱讀本書就能成為有錢人嗎?連帶性生活也能獲得改善嗎?

首先,你要成為有錢人的機率很大,但一切要視你有沒有足夠的動機激勵!至於第二個問題,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是的,性生活可以因為財富而獲得改善。」

我無法帶給你快樂,也無法帶給你健康,但請相信我,我可以增加你成為有錢人的「機率」;獲得財富後,一併也會提升你的性生活品質,這是有錢人的鐵律!一旦你坐擁財富,大家都願意和你發生親密行為,這就是人性。

金錢就是權力,權力就是催情劑。這點可以在聖經中獲得印證:「酒能使人快活,錢能叫萬事應心。」(傳道書第十章十九節)金錢不一定能為我帶來快樂,但可以讓我的性生活獲得改善。


要多少時間才能變成有錢人?

會比你「應得」的快一點,但比你想像中的慢一點---我無法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畢竟致富的過程會出現諸多障礙。

我聽過有人五年內就能成功,但不論是生活還是本書內容,很少有「捷徑」可走。正如美國知名評論家孟肯(H. L. Mencken)所言:「那些地位較低的人,他們憎恨知識的原因其實很容易理解,因為知識過於複雜---知識對他們遲鈍的理解力而言,是一種沈重的負擔, 因此他們經常找尋捷徑。迷信就像化解迷惑的捷徑,目的是把難懂的事物簡單化,甚至一看即懂。」

孟肯說得很好,這也是我為什麼決心要在書中排除所有偽科學的外衣和術語。雖然它們可以讓我的書看起來更充實,遇到爭論點時讓我更有權威欺瞞讀者,但它們很容易誤導讀者,因為它們本身就是錯誤的組合體:難以理解的事物總會迷惑讀者!

任何努力想達到成功的最佳基礎是,不管任何時候和環境,儘可能把學習到的知識融會貫通,並試圖避免錯誤的發生。


除了閱讀本書,你還要做什麼?

如果我告訴你,要做的都是一些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你千萬不要感到訝異。就像過去紅極一時的雷鬼(Reggage)歌手克里夫.吉米(Jimmy Cliff)所唱過的歌詞:「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做得到……」他成功做到了,相信你也可以。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並要「一次又一次的不斷嘗試!」關於這點 稍後會進一步探討。

簡而言之,你要相信「如果我願意,就可以做得到。」過去,我是一個靠救濟金度日的嬉皮(Hippie的音譯,是用來 概括一九六○年代至一九七○年代期間,西方國家反抗習俗和當時政治,過著頹廢生活的年輕人。他們透過吸食毒品、信奉神秘主義改變內心和對抗社會主流),住 在連尿壺都沒有的破屋裡,甚至繳不起房租,也不知道明天要怎麼過---卻讓自己成為有錢人!我不是什麼商業奇才,這一點,我的競爭對手樂於為我作證!

諷刺的是,我卻比競爭對手有錢!


我是怎麼做到的?

研讀本書,自己找出答案!


需要徹頭徹尾的閱讀本書嗎?

不,你只要閱讀你想要閱讀的部分。做些筆記,記下你想借鏡的內容,並按照你當下的處境或個人特質加以實踐。或完全不做筆記---只聚焦在你喜歡的句子和例子上,並仔細參透。
一本書就是一種工具,而非書架上的裝飾品。你不必完全認同我的所有觀點---追求銅錢臭的過程,不可能只有一種方法。


本書和其他教人如何成功的書籍有何不同?

很簡單,最大的分別在於,我不是一個江湖術士,更不會自稱是一個「奇蹟的創造者」。寫書是我的興趣之一,而非只為了賺錢。畢竟在賺錢這個領域,我根本不需要再證明什麼!因此可以說,我的書會儘可能的完整和真實。

此外,除了本書以外,我不會再推銷售其他相關的周邊產品---例如推出續集或第三集,或發行一系列的光碟和影帶搭配銷售。在本書中,我要一次性的揭露所有致富之道。

我不是靠撰寫教人致富的書籍成為有錢人,也不會把牙齒弄得像珍珠一樣潔白,穿上動輒數萬美元的西裝,在電視棚內,假裝親切並愉悅的走到掛著「相信我就可以獲得一切」的麥克風前,對著台下崇拜自己的「信徒」滔滔不絕!

我用我的方式成為有錢人,這個方法就是不斷犯錯,一個接著一個,並且從中學習,或許你會認為這種方法很老派。

我想和你分享的絕大部分內容,都是如何避掉錯誤,而非我的成功。記住,我不是一個江湖術士。我只是一個在現實世界靠著自己的努力而成為有錢人的樣板,而不是頭髮吹得服貼體面,一心想從你口袋撈錢的黃鼠狼。


我到底多有錢?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真正有錢的人可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沒有把所有資產兌換成現金,也不清楚它們價值多少錢。我想,我的財產在稅前淨值大約是四億至九億美元之間,這是我能給你的最接近的答案!

我有五楝房子、三間別墅、高級轎車、私人飛機(飛機是用租的,不論飛不飛,租飛機比自己買飛機更划算),還有成千上萬英畝的土地、牆上掛滿名畫,我的小圖書館內典藏著許多原版名著,院子裡放滿銅像。管家、私人司機、理財顧問和其他工作人員都隨時跟在我的後面。

噢!我差點忘記地窖裡的陳年佳釀!

當然,我也有一點負債,大約三千萬美元!有錢人總會有某程度上的負債,因為可以透過這種方式避稅---但我不是一個喜歡斤斤計較的人。事實上,我會記得那些資產負債表,並分期攤還最低的金額。

不過,我既不會駕駛飛機,也不會開勞斯萊斯或賓士轎車。我既沒時間也沒有意願去學。就在十多歲時,我就堅持要坐朋友的順風車,而且會跟朋友說:「你不了 解,我天生要被人載。」以前我和朋友都認為這是在耍嘴皮子。現在,我有點納悶,是不是我當時已經預知或至少察覺我會成為有錢人。

再多一兩個問題---我們就回到正題。


什麼人才能成為有錢人?

這是有趣的問題,著名作家費滋.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曾說過:「我告訴你什麼叫真正有錢人,他們不同於你和我。」我想,他要表達的意思是,有錢人會表現出某種特質,使他們與窮人有所不 同!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對這句話的回應是:「是的,有錢人就是與眾不同,他們坐擁很多財富。」這就是典型的海明威,但他機敏的回應並未能完全令人感到滿意。

就像家中的老大總會散發出一種自信一樣,按照我的觀察,這並非絕對,但至少符合大多數的情況。不管是與生俱來,或透過後天努力的學習,有錢人的身上也明顯存在著自信的特質。

你可以從他們走進陌生旅館或餐廳的方式就辨別出他們,也可以在商場看到潑辣的貴婦與名牌服飾店的店員討價還價的身影---這並不是一般職業婦女的作風,她們對這種事很反感,即使她們比貴婦更需要獲得折扣。

同樣的,你也可以在有錢人的小孩身上,發現與眾不同的特質,他們相信這個世界是為他們的好處而創造的,金錢讓他們有種不在乎的態度,這也是有錢人最不討喜的特質!

十七世紀,英國共和黨有個叫理查.蘭波(Richard Rumbold)的人,在上斷頭臺之前說道:

我無法相信,上帝會派遣少數人來支配世界,而大部分人卻等待被他們支配!

是的,親愛的讀者,我也不相信這種事情會發生!

不管有錢人有什麼特質,任何不屈不撓想變成有錢的人同樣可以擁有這些特質。我認為,關鍵在於自信。自信和不可動搖的信念,讓我們可以勇往直前,最後擠進有錢人的行列。

所以,以管窺天也可能有用;沒有用處的東西也可能派上用場;厚臉皮也能起作用。耐力是非常重要的,當最好的朋友嘲笑你、心愛的人對你感到絕望,其他人冷眼旁觀對你竊竊私語、大家半帶敬畏,半帶輕視時,你還要能努力堅持到最後。幸運也有幫助---只要你不刻意追求。

什麼人才會成為有錢人?我想,答案可能是:不是那些想要或那些需要金錢的人,而是那些一心想要做有錢人的人---不管代價是什麼!


成為有錢人最大的迷思是什麼?

首先要說明的是,想成為有錢人不能期待「意外」之財,或「我只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希望某一天一覺醒來就變成有錢人。」等等的期待。這種事情有可能發生,但以我的經驗而言,機會微乎其微!

有些人善於掩飾對金錢的慾望;有些人則會把他們對金錢的慾望赤裸裸的展現出來,在言行舉止中表露無遺,通常這種人人們都不喜歡跟他們共渡假期。而不管多麼會掩飾和偽裝,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有錢人都是靠自己的實力賺取財富。

第二個迷思就是,有錢人會有個「絕佳創意」可以讓他們財源滾滾。儘管獲取財富是建基在一個可行的「絕佳創意」,而非來自「意外」,但這仍是一個陷阱,因 為只符合部分的事實。我們隨時都可以發想出一些「絕佳創意」,像我就想過一種可以射出蜘蛛網的「蜘蛛槍」,藉以網住或黏住夜半闖空門的小偷,卻不至傷害他 們。你認為這種東西會被量產嗎?應該不會吧!

堅持到底和執行力,比「絕佳創意」要來得重要千百倍。事實上,如果完美執行,有時候創意是什麼就變得不那麼重要。如果你想做有錢人,就不要枯等靈感從天而降,而應該努力去賺錢!

最後,我認為最具破壞性的想法是,要做有錢人卻有這種論調:「在六零年代可能還可以,時代不同了,同樣的方法已經行不通。」

或許部分是對的,但你還是可以運用過去某些致富的方法。時代會改變,但人性不會,金錢的誘惑仍舊籠罩在渴望並決心致富的人身上。你身邊應該有許多例子,他們並非出生在六零年代,這就說明了這是一種不實的想法。

如果你認為這種方法做不到,瞻前顧後,不加以行動,最後可能落得一貧如洗,就這麼簡單。


有錢最大的好處是什麼?


金錢能夠給我生活中許多寶貴的東西。

金錢能夠給我什麼寶貴的東西?答案很簡單,就是時間。

時間。如果我有錢就有閒,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閱讀和寫詩;或靈感突如泉湧時,就有時間奮筆疾書;興致到來時即可出去旅遊,或到林間漫步、欣賞 名畫、沉思、三五知己把酒言歡和追求自己喜歡的人,這都需要時間……有了時間,我幾乎可以做想要做的事。但日復一日被困身在工廠或辦公室,成為別人賺錢的 機器則是另一回事。

這就是錢的好處!也是為什麼你會選擇本書的原因,有了錢,你就可以做想做的事。之後,你可以選擇略過前言,這部分主要探討你希望可以多有錢。

更多內文:

這一生要做有錢人:賺錢是一種人人可學的技巧

 

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為什麼斑馬是頂尖業務員?/黃金業務員的致勝秘訣

為什麼斑馬先生是黃金業務員?
業績停滯不前的七盲點

 


錯誤百出的「業務常識」

在寫這本書時,我找了之前上過我培訓班的畢業生,並向這些「生意興隆講座」畢業生求援。
因為他們全都是正活躍的黃金業務員。


「這個社會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書?」
關於這一點我不太清楚,只好求助於我的學員,所幸他們都欣然接受。既然他們全參加過培訓班,說穿了也就不是什麼「天才型業務員」。

他們全是「資質平庸」,經過努力後一躍成為「黃金業務員」。我把「原本業績都不怎麼樣的普通人」全找來小聚一下。

外商保險公司的黃金業務員
壽險公司的黃金業務員
乳製食品公司的黃金業務員
不動產企業的黃金業務員
纖維商社的黃金業務員
農產加工企業的黃金業務員
零食製造商的黃金業務員

這些久違不見的人不是祕密戰隊五勇士,倒像七武士齊聚一堂。聚會慢慢發展成喧嘩的飲酒大會,我順勢將話題導入「諸事不順的過去」與「順心如意的現在」,聽聽他們各自的「真心話」。

拜水酒助興之賜,我蒐集到許多「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

下面,就是我從他們的「肺腑之言」整理出來的「業績停滯七盲點」!


1「推銷從被拒絕開始」是錯誤認知。
「只要遭到拒絕,業務就玩完了!」 

2「明星業務寫的書一定有用」是錯誤認知。
「說穿了只有自我宣傳,最重要的推銷技巧卻沒公開。」 

3「業務只能透過實際的體驗訓練才學得會」是錯誤認知。
「除非訓練讓你很快樂!感覺很好玩!否則充其量只是身處煉獄的煎熬。」

4「業務一定要強勢」是錯誤認知。
「近來的黃金業務員,以溫柔女性居多。」  

5「業務員都能言善道」是錯誤認知。
「最近的黃金業務員,蒐集資訊的能力勝過三寸不爛之舌。」

6「學習業務技巧一定有用」是錯誤認知。
「業務銷售跟下棋一樣首重臨機應變,拘泥技巧反倒受限。」

7「銷售方法書很有用」是錯誤認知。
「銷售方法書=技巧(標準答案),套用越多業績越糟。」


這些項目,都是「原本是普通人,現在卻成為黃金業務員所提出的建議」。

身為業務,創造自己的獨特性當然很重要,不過在這之前,還是請你謹記一個事實——這些黃金業務員全都有上述的「如出一轍的認知」。



解讀「超級明星業務」的暢銷書

透過與他們的聚會,我釐清了一件事。
那就是誤用「明星業務的著作」會「無法自拔」!

這些黃金業務員都異口同聲的肯定「成功者的著作確實有其吸引力」,也因此市面上有很多成功業務員的經驗談付梓成書,讓這些黃金業務員也在未成功時,不約而同的挑這類書來看。
無獨有偶的,這些人都手捧著書想著:
「銷售的祕訣,就隱含在這些天才的經驗中!」


根據他們的說法,只要身邊的業務們想法一致,大家就會認定這是對的,並且在看完這些書後,以全然背離自我性格的方式行銷,進而陷入「緣木求魚」的惡性循環中。


想要成為頂尖業務員的人,對天才業務員有所憧憬無可厚非,看這一類的書去壯大自己的夢想,挑戰業務工作也很可取,只是,到頭來這些過來人反而異口同聲的說:「夢想還是有別於現實。」

讀過了天才寫的書,壯大了自己的夢想,也如法炮製了,誰知道竟遭到現實無情的打擊!他們說,這全是因為他們都產生了「說不定自己也是天才」的「錯覺」。


現實生活中,天才原本就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都是「普通人」,所以就算是聽了「不平凡的天才自吹自擂」,實在也很難從中理解「天才成功的要素」。

最大的問題在於「怎麼做才會有業績」,可惜這部分過去總被當成是「無從說明的才華」,隨便三言兩語就帶過去了。

怎麼會這樣呢?

他們告訴我,唯一的解釋是大家都以為那是「天才的專利」。如果「業務員培訓基礎教育的最低標準」是「天才」,那大部分的人就只能淪為「根本不可能當業務員」的層次。

因此,若不將有限的天才與大多數的平凡人區隔開來,恐怕這種「嚴重的問題」還會繼續發生。


「天才是沒辦法了解普通人的!」

聽這些黃金業務員說,他們公司不乏「天才型業務的上司」,這種天才型的人抓著下屬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麼簡單的事你也不會!」

相對於此,在這種上司下工作的部屬鐵定頂回去的一句話就是:
「莫名其妙……」

正如天才無從了解普通人般,普通人也是沒辦法了解天才的。

看見天才,人們不免驚呼「好厲害喔」,但即便如此,還是無從拉提普通人的績效。

小時讀的偉人傳記,雖然給了我們「夢想」。只不過,我們多數人……不,是幾乎所有人都不是天才,也不是偉人。

就普通人看來,天才即「超人」。

但真正的問題是,隨著「天才型業務」的著作問世,使得「支撐這個社會,採取普通銷售技巧的一般業務員」變得黯淡無光,終至不為人所見。

為什麼斑馬是頂尖業務員?

 

2010年3月12日 星期五

《我在豪宅學到的人生功課》你會是豪宅主人嗎?5種能住夢幻豪宅的人

這本書並不是一本理財指南書。說得更明確一點,它跟一般理財書籍不一樣。這本書讓你從富豪身上學習,但是裡面並沒有選股、炒作房地產,或是買賣基金的祕訣。

這些人帶給我很大的啟發,我相信他們的故事也會激勵你。

另外,我從這些夢幻豪宅屋主的身上還得到以下的啟示:能住夢幻豪宅的人就只是普通人,跟你我一樣。其中有出身藍領階級的、家境優渥的,也有介於兩者之間的。

他們自豪、謙遜、健談、謹慎、懷疑、受人吹捧、充滿耐心,可能就像你一樣。他們烹煮晚餐,看電視,忙著接送小孩,在後院乘涼曬太陽,工作,做你我都會做的事。

他們有些人整個職場生涯都是在企業裡工作,也有很多人創業有成(有些是因為他們過去在企業界工作時,感到無法伸展)。他們都很努力工作,很多人一直持續這麼做。即使是少數繼承遺產的人,也很努力讓財富呈倍數成長,用心證明他們也有抱負,而不是坐吃山空。

以下是你會在本書中看到的一些成功致富的類型,他們證明了只要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就有可能達到看來似乎遙不可及的成果。

1.夢想家

一般人不會把「旅遊業」和「創新」畫上等號,但現年七十幾歲的亞瑟•陶克(Arthur Tauck)在幾十年前卻因為一個創新的構想,徹底革新了他的家族在康乃狄克州威斯波特市經營的小旅行社。如今,「陶克世界探索旅行社」是旅遊業的頂尖品 牌。我見到陶克那天,他坐在遠眺長島灣的客廳,哪兒也不去,看來對生活非常滿意。

2.自己製造幸運的「幸運兒」

現年六十幾歲的鮑伯•葛羅斯納夫(Bob Grosnoff),在六○年代末期至七○年代初期是一位年輕的股票經紀商,他幾乎賭上自己的前途,以打破傳統的方法拉攏大客戶。有好幾年,他天天加班, 同事都覺得他瘋了。直到那些有錢的客戶開始大量下單,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葛羅斯納夫竟然那麼「好運」;這好運讓他在亞利桑那的斯科次達買下一棟美輪美奐的別 墅,可以遠眺駝背山的美景。

3.實幹家

藝術界少有知名人士出身貧瘠的田納西州紐波特小城,但這對蕾娜•霍嫚(Rena Holman)來說,一點都無所謂。她很早就知道即使嫁入豪門,財務方面也無法就此高枕無憂,所以她下定決心,永遠都要靠自己的力量追求經濟自主。為了達 到這個目標,她比身邊所有人都還要勤奮工作,但現在已經不需要了。我見到她時,她正忙著享受她的棕櫚灘豪宅生活。

4.人脈通

不久前在「創投界之都」矽谷,現年五十五歲的海蒂•羅森(Heidi Roizen)可說是握有大權的創投家。每當有年輕積極的MBA學生懷抱夢想,捧著企畫書,鼓起勇氣問她有沒有空一起喝杯咖啡、聽聽他們的想法時,她通常 都會欣然同意,為什麼?因為商業界最重要的四字箴言就是:世事難料。羅森多年來指導、建議、資助了許多創業家,最近她離開創投界,自己創業,因為,嘿,世 事難料!

5.獨行俠

現年四十幾歲的里奇•密勒堤(Rich Miletic)在芝加哥成長,小時候,他在父親負責監督維修工作的公寓大樓洗窗戶、換燈泡。他很喜歡獨自一人巡視整棟大樓,修理東西。後來踏入職場,他 也在尋找那樣的自主權。為了追求獨當一面的機會,他隻身到香港創業,後來又到矽谷開公司,住在全美最富裕的郵遞區號。那天我出現在他家門前時,他正打包行 李,準備去滑雪。不過他還是停下來,跟我分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看到了值得把握的風險。

書中這些和我分享經驗的有錢人,似乎都努力在人生中衝刺,他們認為未知的事物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我想這也是他們特地騰出時間和我閒聊的原因。在敘述這些有錢人的故事時,我盡可能整理出值得借鏡的啟示,他們每一位都讓我深受鼓舞,都是值得聆聽的對象。我知道,因為我看過他們的豪宅。

張大眼睛!致富商機就在你身邊
當你和某一類有錢人接觸時,你會迅速經歷情緒變化,先是充滿敬畏,接下來有點納悶,然後是豁然開朗。

他的外表看起來跟你沒什麼不同,唯一的差別在於:他有個絕妙的構想,讓他賺夠了錢,買下一大棟豪宅,而你現在就站在他豪華的門廳。

你一開始是肅然起敬,讚嘆不已。哇,你心想,這棟房子真是驚人,這傢伙一定有什麼致富祕訣。牆上那幅畫該不會是畢卡索的真跡吧?

接著,你開始感到困惑,因為眼前的人很普通,至少看起來是如此。他感覺很和善、開朗,但跟你相較,看不出來他憑哪一點比你有錢。你心想,哼!為什麼是他?他對你透露,當初那個讓他得到眼前這一切的絕妙點子。恭喜啊,你心裡想著,我猜有些人就是比較好運。

接著你進一步思考,想得更深一些。沒多久,你想通了什麼,整個人豁然開朗。成功致富並非遙不可及!不單是為了賺錢--要賺錢還比較簡單,尤其如果你是在律師事務所每週上班一百個小時,或是服用類固醇(或是兩者都做),要有錢不是什麼問題。但我這裡講的是,在追求幸福、夢想與自我實現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富足。

有錢人和你沒那麼大的差別,他們很多人都曾經跟你一樣,腦袋靈光,渾身幹勁。你從華麗的門廳走到飯廳,坐在桌邊,聽這個人講他一開始像你這樣起步,後來想出一個很棒的點子……聽著聽著你逐漸明白,你或許也可以這麼做。

你會發現,要想出這些絕妙點子,其實只需要隨時留心周遭動態就夠了。

「隨時尋找機會。」當然,你以前就聽過這句話,可能是在電影或電視廣告上,但是沒看過具體的內容,聽起來很空洞貧乏。如果你也見到我訪問的那些人,你會明白,隨身帶著筆記本。當你有什麼想法時,就隨時記下可能幫助你實踐那個想法的一切資訊。

即使在度假期間,也不要忘記你的目標。




 

和數十個豪宅主人深談後,作者歸納出五項「成功啟示」:

  一、張大眼睛:具有商機的創新構想足以致富。只要保持敏銳的觀察力,你也能想出絕妙點子。

二、沒有運氣這回事:「好運」並非從天而降,而是「以充足的準備掌握偶然的機運」。

三、熱情經濟學:對工作抱持熱情,才會找到強大的動力和樂趣,也更有機會獲得滿意的報酬。

四、風險迷思:「風險」意味著可能性和不確定性。審慎評估、善加判斷,才是「精明的冒險」。

五、謙遜,低調,謹慎:「謙遜」才能常保學習的心態和和求進步的衝勁;這是追求財富和維持財富的一大祕訣。

原本從事農產品批發,後來投資房地產獲利致富的某豪宅主人說:「我只是普通人,如果我做得到,表示這套方法行得通。」不論是精準的投資眼光,或是創業法則,以及各行各業的專經之道,都可以經由學習而日益精通熟練;而這些充足的準備功夫,正是豪宅主人成功致富的本錢。

豪宅主人到底和一般人有何不同?

他們和你我一樣,希望能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並且獲得豐厚的報酬。差別在於,他們勇於嘗試「不好走的路」。當然,那需要膽識和智慧,以及過人的耐力和抗壓性。事實上,他們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得到了超越金錢的價值——那便是幸福、夢想與自我實現的富足。

本書特色

1作者到豪宅區敲門拜訪,探詢致富之道,這個寫作計畫充滿話題性。
2本書談的不只是有錢人的致富之道,更有許多可貴的人生智慧,是50個豪宅主人的人生成功學。

我在豪宅學到的人生功課



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

老闆不知道你做不完,怎麼辦:那些部長司機教我的職場低調求生術

曾喬治:今年以來看過最好的一本書,一本敎你如何面對職場權謀的武功祕笈。是台灣相關主題寫的最好的書!一定要買來看!


○廣大上班族網友長期必看,最真實的職場事件部落格「黑色辦公室」作者,首次出版的完整職場現象大剖析,50%上的原汁創作,比部落格內容更精采的工作必備生存術!

  ○「別悶了,上班就要學會這些事!」:面對老闆、同事與公司文化的交錯壓力,本書提供作者親身經歷及親耳所聞的近百篇職場故事,讓上班族更懂得如何「最佳化自己」的工作心態!

  ○最貼近你我曾遇過的職場情節,告訴你上班族在人性與工作間該如何自知與覺醒;讓你知道行走「職場江湖」時,哪些試煉你該承擔、哪些苦你該受,不做爛好人、也能提防職場小人!

我們在工作上遇的挫折,其實多半來自人的問題。

特別是台灣的上班族,要面對一個福利與制度還沒那麼健全的社會環境;一個必須辛勤如蜜蜂才能爭取些許利潤的經濟條件。在這些壓力之外,我們一樣還要面對來自同儕、主管、最高經營者的各種無理要求。

這本書要告訴你的是,上班族該怎麼自我覺醒,讓工作不背棄我們的靈魂,讓工作中的「鳥事」不造成我們的心靈職業傷害。

本書作萊行樂曾經和許多人一樣,每天工作12小時、15小時、工作到不回家──直到最後,工作到回不了家,因為身體支撐不住過度工作而躺在醫院裡。

那段躺在病床上不能工作的日子,使他領悟到許多上班族原來憧憬的「職場生涯」一定出了什麼問題;於是他將他從職場菜鳥到老手的所見所聞所感,一篇篇的放上部落格,希望別人不要和他受一樣的傷痛、避開一樣的職場人性陷阱。

有網友告訴他,「你寫得太真實了,有時我不敢再看下去……」;
有網友說,這是一本「辦公室完全求生手冊」;

更多網友,則從他的部落格裡,看到辦公室生態的可笑與黑暗,卻得到心靈的解放。

沒有什麼偉大的管理教條、不談高深的個人競爭力,這上百篇的職場故事及寓言,是一個「上班的過來人」真誠地告訴讀者,怎麼面對主管、老闆、職場小人的好與壞;而在「工作」這件人生大事裡,你又該學會怎麼保護自己,而且不喪失對工作的熱情。

當老闆不知道你做不完,你該不該告訴他?
當同事常要人好的你義務幫忙,你是否想過其中的界限與價值?
當你不好意思去談「錢」與「權」時,你真的確定這種委屈對得起自己嗎?

當一位曾經當到日商「部長級」的經理人,卻急流湧退選擇開計程車,有天他載到出差的萊行樂時,給了我們很多答案。

辦公室本來就是求生的地方,而求生的過程中,你要很清楚自己工作是為了什麼。

該怎麼面對公司裡殘忍會議的無情打擊?該怎麼評估這個職場舞台適不適合你?該怎麼面對你真正想要的職場願望?

這些問題,很可能就在那些我們看過最好與最壞的職場現象中找到解答。

如果你也是個因為上班而受傷的好人,請看看這本書,讓你更堅強地面對下個星期一。

作者簡介

萊行樂

1971年出生。

歷經FAE(應用工程師),行銷企畫,業務以及產品開發主管等職務。

他是「人文科技產業教育協會」創始會員,擁有PMP國際專案管理師資格,也從事iPhone數位內容開發與遊戲企劃,擔任世新大學協同教學業界講師。

萊行樂曾受邀至清華大學、樹德科技大學、龍華科技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等校演講,其它文學創作包括iPhone電子書《心理學家》。

三立、非凡等電視新聞台則曾採訪萊行樂所帶領的組織,並譽其為「充滿熱情與創意的研發團隊」。


更多關於:(含看作者序與五頁內文):

老闆不知道你做不完,怎麼辦:那些部長司機教我的職場低調求生術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夏天快到了,你的腹肌練好了嗎?(完美型男健身聖經)

本書課程使用方法:

1 確認自己屬於那一種體型。
2 實施每周3天重量訓練及1天有氧運動。
3 只要4周,每周4天,總計投資16天即可雕塑完美身材。
4 為預防訓練過度及運動傷害,須熟知運動次數、重量及方法。本書動作圖片中的白色標示部份,是運動時會使用到的肌肉部位。
5 有效的運動訓練並非取決於時間長短、重量輕重或次數多少。
6 不運動的日子,請儘可能充份休息並攝取合適的營養。
7 閱讀本書並熟知內容,往後到健身中心時可隨身攜帶附錄之。
8 養成使用的習慣,儘可能實施完全符合自己需要的「量身打造型」運動方式。
9 持續並確實地依照有科學根據的系統化課程進行訓練,是最重要的事了。

作者簡介

  韓東吉, 從小喜歡運動,曾是游泳選手的作者,在高中二年級時因意外導致左腿受傷。被醫生診斷判定從此無法行走的他,卻經由復健訓練,透過運動治療克服身體的殘缺, 更搖身一變成為專業的運動訓練師。作者主修運動處方(檀國大學體育系)、體育教育(高麗大學研究所)、物理治療(延世大學),以設計完全符合個人需求、量 身打造運動計畫之訓練師聞名韓國。目前是JW MARRIOTT大飯店健身俱樂部(Fitness Club)「MARQIS」的運動處方師(首席訓練師),是專為必須在短時間改變體型的藝人、或因宿疾與手術而產生疼痛的患者「開立量身打造之運動處方」 的運動治療專家。

曾任KOLON SPOREX(股)運動處方師、三星LEPORTS中心運動檢查室運動處方師、中央醫院臨床運動師、BALLY TOTAL FITNESS顧問。現任延世大學原州復健運動中心顧問、新東亞建設Wellness Club顧問。並曾於延世大學原州校區教授終生健康管理學,曾於「Noblesse」、「Haute」、「Cosmopolitan」、「健康與運動」等 專欄撰稿,並因參與KBS七點新聞、MBC九點新聞、KBS TokTok EVENING「完美身材的塑造」單元、EBS「話題人物」等節目而家喻戶曉。此外,也擔任藝人李瑞鎮、劉智泰、宋慧喬、河智苑、金惠秀、崔民洙、尹泰 泳、陶智媛、崔蘭、歌手崔成洙、導演李忠熙及高爾夫選手崔京周等個人訓練師。  

購買本書:

完美型男健身聖經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