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最多人看的書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天堂在另一個街角

天堂在另一個街角:Posted by Little Ms. Happy Birthday
iron
天堂在另一個街角是的一個殘忍的遊戲,做鬼的小朋友問其他小朋友 “天堂是不是在這裡?” 被問的小朋友就要說 “不,天堂在另一個街角。” 然後大家就要跑來跑去避免被鬼抓到,跟以前玩的查戶口很像。但天堂永遠在下一個街角,這件事想起來挺悲傷的。雖然小孩子在玩的時候不會想到,只有在長大後某一天會突然領略到這遊戲背後的現實的諷刺。

天堂在另一個街角是最新諾貝爾獎得主巴爾加斯˙尤薩的作品。尤薩是個很積極參與政治的作家,曾參選秘魯總統敗選。政壇失意,在文壇卻被譽為西班牙語寫作界第一人。本書是有兩個平行故事,保羅˙高更與他的祖母芙羅拉˙特里斯坦。芙羅拉是當時的女權主義先驅,奔走於各國演說號召工人組工會對抗剝削;高更不用說,就是跑到大溪地尋找野蠻世界的著名畫家。作者交錯描寫兩個人不相干的故事與經歷,表現出兩代對理想世界截然不同的想法與相同不放棄的追求。

芙羅拉組成工會、提倡女子教育的觀念在當時驚世駭俗,不過現代人們則習以為常。其時尚有傅立葉、共產黨等各家思想爭鳴,只不過芙羅拉以女子之身,巾幗不讓鬚眉的作法在當時已起很大爭議。高更的故事與芙羅拉毫無關係,只有血緣與這種特立獨行的性格一脈相傳。兩個故事我比較喜歡高更的部分,或許是因為芙羅拉爭取的女權現在看起來是理所當然,所以高更乖張的行為反而更有戲劇性、故事性。恰逢北美館展出高更特展,因而閱讀起來隊裡面提及的畫作更多一層認識。

高更跟梵谷一樣都是半途出家的畫家。事實上原本為證券交易員的高更,業績長紅,是個十足的中產階級。直到被朋友引起繪畫的興趣,就像中了蠱一般沉迷其中。趁著法國經濟不景氣,高更辭職專心鑽研繪畫,曾參加幾次印象派聯展。但妻子孩子沉重的家計無法靠高更作畫維持,以至於最後妻子帶著小孩回到北歐娘家,高更一個人繼續他孤獨的藝術旅程。

iron
在北美館這次的展出中,可以看到高更的畫風從原本受印象派的影響(有幾幅是點描的筆法),到後來走出自己的風格,以色塊為表達的主要方式,形體光影不再是主題。展出中還有高更的雕塑與版畫,特別是版畫的作品不少,雖然部分的主題是重複的,但版畫表達出的簡潔、直接,跟油畫的強烈色彩,在視覺上帶來截然不同的衝擊。書中描述的高更是從大溪地開始,有時會以高更的回憶來帶出之前在法國的生活。好幾件書中提到的作品在這次北美館的展出中都可見到,因此閱讀的時候腦中往往浮現實際的作品互映證。

高更追求世外桃源,他認為工業化汙染了一切,人們應該回到野蠻社會。因此他遠赴大溪地群島去尋找未開化的社會,卻發現即使遠離歐洲千萬里,傳教士、殖民政府已經無所不在,用西方社會的一切吞噬掠奪原始社會的資源與文化。高更心目中的蠻荒之地不過是他的幻想。

iron
其實高更對原始社會的想法是浪漫不切實際的,就算到了大溪地,他還是要靠親戚的遺產與偶爾賣出畫作應付生計。並不是離開法國就不需要為三餐煩惱,更何況他常常要喝酒、辦宴會,這可能跟他在哪裡都沒有差別。不過大溪地強烈的熱帶風情,確實激發高更的藝術靈感,原始部落的刺青圖騰、生死傳說,都是高更入畫的材料。

原始社會中性別的界限不如教會社會下的嚴格。高更著迷於大溪地的巫師、陰陽人,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跟歐洲大相逕庭的生活環境,讓高更在藝術創作上更有突破。雖然跟梵谷一樣,在他生前並未享受到藝術帶來的名利,不過卻留下許多充滿活力與異國風情的作品,讓後世讚賞不已。

iro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