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2000元環島的高中女生,這趟環島之旅,是她送給自己的一份成年禮。
這不只是一個旅遊故事,它述說的是青春與土地。
「別人習慣用一天慶祝生日,我卻喜歡用一年來慶祝生日!」每年蔡慧蓉都幫自己立下各種目標,並且用一整年去完成它,把這些成績當成送給自己的禮物。在十七歲這年暑假,她只花了少少的兩千元,試著在旅程中請大家載她一程,幫她完成環島夢想,這是她送給自己的成年禮,沒想到也因此成為新聞人物。
「搭便車就從摸彩箱裡抽出一個故事。搭上一部又一部的車子,就像走進一個又一個家庭,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故事。」這趟旅程就像是一部充滿對白的公路電影,她 跳上原住民媽媽的車,跟著她遊歷東岸景色;她跳上一個老師的車,跟他去大學文藝營,才發現原來他是創作過「車站」的知名作曲家林垂立;她跳上一部公務車, 才發現居然一車都是記者,她也跟著記者們去跑新聞……
這個故事以環島旅行為骨幹,故事真正動人的地方則是台灣年輕人的夢想、勇氣,以及台灣濃濃的人情味。
18歲的成年禮精采書摘
警車是我的環島車
今天繼續搭便車環島,下一個目標是高美溼地。我倒著走在路上揮動我的雙手,想趕快攔到車,雖然有短短十分鐘是不怎麼順利的,但是有台車突然很快速的從內線道切到外線道停在我旁邊,我還真是為他捏了把冷汗。
這位先生很熱心的決定載我到高美溼地,不過我們都不知道確切位置,最後跟著路邊的一群年輕人開,終於抵達目的地,分開之時,他還是對我的環島行為有些感到不可思議。他也是位年輕的爸爸,不知道是否因為我,而改變了些他未來帶孩子的方法?
我覺得現在年輕人之所以脆弱經不起考驗,有絕大部分原因都是被保護得太好,不然就是父母這個不准那個不行、不願意放手讓孩子去飛去跌倒去面臨困難,那怎麼能怪下一代不夠獨立不夠堅強呢?每個人都應該要有自己的生活,你的父母你的小孩你的鄰居也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在開始那些生活前,都必須要有一定的生存能力,而那些生存能力,正是來自於曾經的失敗與挫折和克服。
到了高美溼地後,我一個人坐在階梯上,看著準備要降落的太陽,望著前方那些如螞蟻般小的人們,可見這裡範圍有多大,大家都想不斷的往前走去 尋找自己的方向。把麵包和五十嵐吃掉,當作是今天的午餐兼晚餐,其實是因為沒有很餓不想再去買,這裡人這麼多,怕手機被偷但還是試著把手機放在一顆比較大 的石頭上訂時自拍,果然拍了一張還算滿意的朦朧照片,遠離水泥叢林的感覺真好。
正當我還在想從高美溼地走到省道不知道要多久時,一位婦人剛好經過。
我攔下她示意想問他可否載我到外面馬路,她用手語比了一些動作,雖然不完全懂但是意思略知,我也用手語比了一堆奇怪動作,想不到她很阿沙力的就比著要我上車。儘管只有一點點路,儘管之間無法對話,但卻是一股溫暖氣氛環繞在我們之間,我打從心裡覺得她是位好人。
突然想起有篇文章:「他說他去英國時有些景點要買學生票,都完全不用出示學生證售票員就相信他,從頭到尾沒有人要他拿出證明也沒有人懷疑他會說謊。原來是英國社會假設:多數人是誠實,只有極少數人會惡意騙人。事實上,整個社會行為也是如此,因此他們不浪費資源管理例外,不需要把每個人當小偷(當然被抓到一定重罰)。
這與台灣社會非常不同,我們基本上假設:騙子處處。所以,就算你「100%像學生」、「滿頭銀髮」 也必須透過證件才能取得優惠。於是,檢查證件是被社會認可的慣性。就算你是學生,忘了攜帶學生證,抱歉還是要成人票。於是,誠實的人必須隨時、不厭其煩的 拿證件證明「我沒說謊」。我從小到大,被檢查習慣了,到了英國,變得不習慣。台灣社會,因為誠信行為不足、信任基礎不夠,檢查慣性也就不得不然。難到這代 表,台灣人比英國人更習於投機、說謊?」
相對於台灣而 言,人民不相信政府,也不相信所有的陌生人,認為好人只是少部份。同樣是人,同樣的身體構造,同樣的一顆星球,同樣的腦袋,出發點想法不同、後續整個延伸 的結果就不同,但是我們卻選擇了悲觀的那個,所以處處防著人、刻刻不安心,老實說,選擇前者你真的會過得比較快樂,因為我正是如此。 偏僻的高美溼地、寂靜的台一線,不是我不攔,是路上一台車都沒有,我最起碼走了二十分鐘,是有經過一兩台,可是都不願意停下來。後來遠遠看到一台警車在等紅燈,想不到出發前想像中最刺激時刻要來了! 我要坐警車!這還真的到是人生第一遭! 不過我不才是因為做了什麼壞事呢!警察果然是人民的褓母,看到我揮手就開到我旁邊,還讓我上車與他們一起,他們是巡邏車,恰巧經過這裡,就 這樣順路的載了我一小程到清水,在車子裡面跟他們聊著我在搭便車環島等,還聊到他們的工作性質和經驗,其實沒有想像中來得有距離,小時候都認為警察是一種 很正義的象徵,連吃飯吃不完或晚上不睡覺,大人都會說要報警叫警察把我帶走,所以也就格外有一番對這份職業抱有的尊敬與畏懼。後來我們就一路開到他們巡邏 的終點。 然而我下車的地方似乎有些危險,路面超大超寬,每台經過的車時速也有到百吧,環島什麼都不怕就怕被車撞到。 這時有台慢速的休旅車駛向我,拉下窗戶,原來是要詢問我大甲鎮瀾宮怎麼走,我拿出我的地圖大概和他們講一下,還順便問能否讓我和他們一起,雖然他們似乎猶豫了好一下,但也讓我上車了。 他們三姐妹是客家人,印象中客家人就是勤儉持家,有一位還是淡水商工的老師呢!兩個混血兒是其中一位與德國丈夫生下的孩子,暑假剛好回來台灣玩。不同的文化教育下,也明顯的對比了台灣父母對孩子呵護與擔心,記得她聽到我在旅行的事情,還滿臉帶著微笑跟他們孩子說:「過幾年你們也該背上背包,像這個姊姊一樣,自己去體驗看看這個世界。」但絕大部分的父母卻是對孩子說:「你們千萬不能學這個姊姊!不然我就打死你。」 該學的,當然不是搭便車環島,而是自己去面對陌生環境的抗壓性。 在環島日記裡穿雜了那麼多我的想法,其實目的只是想說,我也只是個孩子,我沒辦法教大家怎麼賺大錢怎麼搞事業,但我能告訴你怎麼從在平常不過的生活去看見希望,並且樂觀的去感受每一件事,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當你低潮不知道此刻的你再做些什麼、又或者在煩悶什麼時,找一件你期待的事並且等待它的到來,你就會發現其實你知道什麼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