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最多人看的書

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你拿什麼定義自己?:組織大師韓第的生命故事 Myself and Other More Important Matters


韓第是世界知名的組織管理大師,但若要更正確描述他的身分,「商業哲學家」更名符其實。在這本書中,他回顧自己一生中面臨的許多課題、走過的許多轉 折,毫不遮掩自己所犯的錯、曾經存在的疑惑。例如,他曾被殼牌石油公司派去做無關緊要的郵件收發員,結果以積壓郵件表達自己的憤怒,這讓他了解,組織最下 層的人的「負面力量」有多大。

  讀他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他那些影響甚鉅的組織管理理論從何而來。他從自家廚房更改了七次位置,談到組織 應是為人所用,而不是叫人去屈就組織;父親的離世,讓他放棄穩定的教職,開始人生的「第二條曲線」,接著又離開組織,成為活躍的「跳蚤」,身兼教授、作 家、企管顧問、廣播主持人等多職,身體力行他提倡的「組合式生活」(portfolio life)。諸如此類發人深省的案例在書中比比皆是。

   從這本書的開頭到末了,韓第不斷激發讀者思考,我們珍視的價值是什麼。是金錢?家人?工作在我們人生扮演什麼角色?而組織存在的目的是什麼?為股東賺 錢?還是成就更高的使命?閱讀者不管正走到人生的任何階段,都可在韓第的詰問中反思己身,看到人生與職涯的多種可能性。而管理者更可以就這些問題檢視自己 的組織,發現管理上的藍海。

名人推薦

「韓第以敏銳而細膩的視野,觀察他週遭的世界。」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韓第是所有獨立思考者中,最德高望重的大長老。」
柯林斯,《從A到A+》作者


作者簡介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
 
  1932年出生於愛爾蘭牧師家庭的韓第,曾在牛津大學歐瑞爾學院攻讀古希臘羅馬文史。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殼牌石油公司擔任經理人,而後又到美國麻省理工的史隆管理學院進修。

  回到英國之後,韓第與英國商界的精英創辦了英國第一所管理學院:倫敦商學院,並擔任該校教授,而後又擔任英國皇家工藝協會(RSA)的主席。

  韓第之所以被稱為大師,是因為他在「組織與個人的關係」和「未來工作形態」上的新觀念。韓第提出的許多名詞,例如「組合式生活」、「酢漿草組織」、「S曲線」、「跳蚤工作者」等,都帶給商業界莫大的影響。

  從49歲那年起,韓第身體力行他的理論,離開組織,成為不折不扣的「跳蚤」和「組合工作者」,身兼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教授、演說家、企管顧問等多職。他的重要著作包括:
.《非理性的時代》(The Age of Unreason)
.《覺醒的年代》(The Empty Raincoat)
.《變動的年代》(Beyond Certainty)
.《組織寓言》(Inside Organisations)
.《適當的自私》(The Hungry Spirit)
.《大象與跳蚤》(The Elephant and the Flea)
.《大師論大師》(The Handy Guide to the Gurus of Management)
.《阿波羅與酒神》(Gods of Management)
(後七本的中文版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周哈理窗Johari Window

 

在「你拿什麼定義自己?」書裡,作者Handy提到生命就像一個八斗櫃,他有個朋友曾把自己的生活,形容為威靈頓斗櫃,每個抽屜代表生命的一角,對他的全貌提供了不同角度的一瞥。


Johari Window』這個概念是1955年由 Joseph Luft Harry Ingram 提出,命名也是將兩位提出人的名字合併產生,理論內容不難,是自我認知及他人理解二個重要因素所產生的四個區塊。




自己知道
Known by self
自己不知道
Unknown by self
別人知道
Known by others
1開放我 Open
2盲目我 Blind
別人不知道
Unknown To others
3隱藏我 Hidden
4未知我 Unknown


四個區塊分別解釋如下:

1.開放我:自己和別人都知道的訊息,有可能是個人行為、態度、感情、願望、動機、想法等等,不過也會隨著個人互動對象的不同而有不同,比較願意進行自我揭露的人,開放自我就會比較大;反之,當個人不願意透露太多自我相關訊息時,這區域就會小得多了。

2.盲目我:是自己不知道而別人知道的部分,例如一些個人未意識到的習慣或口頭禪,也就是所謂個人的盲點。這部分可能與個人是否容易受到注意及接受回饋有關,盲目我只是自己「不知道」的訊息而已,不見得是負面的。

3.隱藏我:這個部份是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訊息,包含個人有意隱藏的祕密或想法。一般人都屬於選擇性揭露者(Selective discloser),會透露一些訊息,也會隱藏一些祕密,有時也會因為不同的互動對象,而調整自己隱藏我的大小。

4.未知我:這 個部份是自己不知道,別人也不知道的部份,例如:個人未曾覺察的潛能,或壓抑下來的記憶、經驗等等。這些積壓在內心深處的訊息,可能透過一些方式,挖掘探 索這些未知的自我,如︰透過心理治療、催眠、夢的解析、創傷經驗、投射測驗,意外事故或頓悟,也有機會令其轉變為「自己知道」的部份。

當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愈多,瞭解愈深,也愈能夠清楚地向他人表露自己內在的想法、態度、情感、喜惡等等,讓別人更加瞭解及認識自己,這就是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自我揭露高的人,「開放的我」便會擴大。


開放我Open
盲目我Blind
↓自我揭露↓
未知我Unknown
隱藏我Hidden


另外,若我們可以由他人回饋(feedback solicitation)中反省學習,對自我認識與瞭解也會有幫助,這樣的行為也會讓「開放我」區域擴大。



開放我Open
他人
回饋
盲目我Blind
 隱藏我Hidden
未知我Unknown


很多研究結果發現,開放我的區域越大,與人際關係滿意度有顯著正相關。這其實是很容易理解的,當自己願意分享,也接受別人給我們的回饋,除了可以更認識自己,也幫助他人能更瞭解我們,當雙方有著同樣認知的事情越多,兩者溝通就相對比較容易,當然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創建自己的周哈里窗




好書介紹


你拿什麼定義自己?:組織大師韓第的生命故事 Myself and Other More Important Matters

作者:查爾斯.韓第
原文作者:Charles Handy
譯者:唐勤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26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4179640
裝訂:平裝



購買本書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十年後你將找不到實體商店》The Mesh

esh是網路世界的「萬能版7-11」!在這裡, 不用買、用租、用交換,就可以和所有人「共享」商品或服務。這種透過雲端運算、行動網路、社群網站、手機App等科技的虛擬平台,全球已有1,500多家 企業、數十種產業,風起雲湧加入戰局淘金;Mesh將是繼Facebook之後,下一個最潮的網路平台! 


《內容摘錄》

最潮的商業模式

「對通用汽車(GeneralMotors,GM)有利的,就對國家有利。」一九五三年通用汽車執行長查爾斯.威爾森 (CharlesE.Wilson),曾對參議院小組委員會這麼自誇。儘管當紅漫畫家阿爾.卡普(AlCapp)事後利用這段發言諷刺威爾森是「進步黨總 長」,但他可不是無憑無據地吹噓。通用汽車成為主導產業的龍頭並叱吒風雲數十年,它的品牌與商業模式羨煞所有人。
威爾森提出這番言論三年後,《財富》雜誌(Fortune)開始公布美國前五百大企業名單,通用汽車榮登榜首,而且屹立不搖長達二十年。爾後的二十六年, 榜首之位仍然是通用汽車與另為兩家汽車相關企業的天下,即艾克森(Exxon)和福特(Ford)。直到二○○八年底,通用汽車被迫向國會請求紓困,最後 宣告破產;這個支配了二十世紀大半商業市場的巨擘,才正式告別舞台,以汽車為中心的產業模式畫上休止符。

同一時間,在國人完全沒有注意的時候,一種不一樣的汽車公司快速地打破營業紀錄。Zipcar這家公司以不到九年的光景,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奠立了一席 之地。自二○○一年創立之初,Zipcar就是十年來成長最快的公司之一,年收益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別成長了二倍和三倍;到了二○○九年,年收益已經超過 一億三千萬美元,比前年增加了三○%。

不製造、不銷售,也能在網路上做生意
Zipcar是Mesh公司近乎完美的例子,它不製造、不銷售或修理車輛,經營的是汽車共享。總公司設在波士頓的Zipcar,是兩個幼稚園好友的創意之 作。一九九一年,安特耶.丹尼爾森(AntjeDanielson)坐在柏林的一間咖啡店,看到汽車共享服務的招牌,對這項服務愈看愈感興趣。丹尼爾森發 現這項服務很容易做到,而且非常有意義。不同於傳統的汽車租賃公司(舊式的共享平台),這家公司的車子在城市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與租用。 找到租車點後,你在網路上能夠預約完全符合需要的車,然後使用一小時、一天或更久時間。這一點讓租車服務實際上可以符合顧客每天的需求,而不是只有旅行時 才租車。
回到英國劍橋後,丹尼爾森把她的發現跟一位朋友分享。「我腦海中跳出了一個好點子。」出身麻省理工學院商學院的羅蘋.卻斯(RobinChase)事後 說:「我當時心想:『這就是網路發明的目的啊!』」那次對話之後,她們兩人就計畫推出這項後來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共享服務。
Zipcar的創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首先,這對好拍檔必須讓投資人卸下懷疑的心防。當她們指出瑞士汽車共享服務的成功例子時,潛在的投資人可不買帳。卻 斯說:「現在汽車共享似乎很平常,不過當時的創投業者告訴我們說:『嗯,那是瑞士,可是在美國永遠都行不通。』」諷刺的是,多年後她在巴黎一家企業集團聽 到的是:「沒錯,那在美國是做得很好,可是在法國是永遠都做不起來的。」

Zipcar的第一部車是一輛全新的福斯金龜車,那是剛剛重新上市的車款。公司共同創辦人特意挑選不同於一般汽車租賃公司的品牌,而且給每部車都取了名 字,他們把第一部金龜車取名為「貝琪」(Betsy)。名字實質的作用是讓消費者可以辨識每一部車,有助於建立客戶與用車和品牌之間的連結。Zipcar 把客戶稱為「Zipsters」,而且給每位會員一張「Zipcard」,會員卡看起來很時尚,皮夾大小,塑膠材質。所有車子保證光鮮整潔、性能良好且取 車地點方便。Zipcar從一推出就以飛快的腳步成長,競爭對手也被它收購。在西班牙投資Avancar和在英國接收Streetcar之 後,Zipcar成為歐洲成長最快的汽車共享網路。這家公司的成功的基礎只是一個簡單的方法:為人們創造方便而有效的汽車共享方法,取代自有用車。他們的 服務既便利又快速,而且價格實惠。

資訊平台讓取得商品變容易了 

Zipcar的共同創辦團隊包括羅伊.羅素(RoyRussell),他是卻斯的丈夫,擔任技術指導。羅素設計了資訊系統的基礎架構,行銷、技術與營運的 每一個環節都照顧到了,例如何時必須洗車、如何尋找最佳停車點與談判價錢,以及預想駕駛人會覺得合理和備受尊榮的基本方案。這樣穩健扎實的資訊平台,加上 努力專注於建立品牌,就是Zipcar可以在汽車共享公司異軍突起,打敗市場上光有企圖心卻慘遭失敗的眾多對手之最大主因。

事實上,Zipcar根本是一家剛好做了汽享用車生意的資訊公司。公司蒐集以下相關資訊:用車人是誰,以及使用的時間、方法和地點。這些數據讓生意運轉而 且創造了最大產值。隨著使用Zipcar的會員增加,這些資料便足以讓公司更加了解特定的顧客族群,無論是人口分布或地點分布都不成問題。如此一來,也反 過來創造了擴展品牌的各種機會,好比說自行車或服飾;其他服務,也可以直接由汽車共享公司或是合作夥伴來提供。隨著公司發展,Zipcar的合作夥伴有美 食美酒商、飯店、健身中心,甚至墨水匣回收公司;附加服務則可以包括,交通狀況與轉乘資訊、飯店訂房、行程建議,或是小工具的搜尋。在波蘭,Zipcar 的車子有數十部配有自行車置放架,公司也跟州立和國家公園合作,提供客戶免費入園券。

每一項新的服務又創造機會,使公司與理念相合的合作夥伴一起成長。隨著這種商務「生態系統」愈加茁壯,網路就能提供更符合個人需求的服務給顧客。而當顧客 滿意公司的服務時,就會在朋友間口耳相傳。Zipcar已經建立了品牌、推翻了根深柢固的舊商業模式、創造了個人交通的新扉頁,它的成功大餅如今也有人搶 著分食,Hertz、Enterprise和Daimler紛紛效尤,推出汽車共享的服務。不過Zipcar仍保持市場最大汽車共享公司的地位,而且最近 更首次公開募股,要籌募更多資金擴大服務規模。

雖然Zipcar在我看來儼然是一間大企業,我卻一直想從顧客的角度來了解這家公司。他們將以什麼優勢來贏得我的心,讓我成為長期顧客?老實說,一開始我 注意到汽車共享服務時,我並不想理會。我在洛杉磯的朋友極其推崇這種服務,可是我心裡還捨不得自己的車。我猜我是認為這對「別人」是件好事,就像我一位外 科醫生朋友總是告訴擔心的病患說:「這只是個小手術。」不過有一次我發現他在醫院走廊上,站在自己的看診室外面,看起來糟透了。我說:「麥可,怎麼了?」 他說:「呃,我得接受某某手術。」我說:「噢,那聽起來只是個小手術嘛。」但他把我拉過去對我說:「去你的,甘絲琪!我們對其他人動刀才是小手術。」
以便利、個人化服務打動人心

Mesh不能只是「對其他人」來說做得起來,也要打動我,還有其他跟我一樣的人。所以我試乘了我的第一部Zipcar汽車,去了一趟溫哥華,在那裡我愛上了一部他們取名為「MiniMucho」的雙門車款。

離開舊金山灣區之前,我在Zipcar網站上註冊成為會員。他們有幾種不同的入會形式,其中有一種我稱之為「甜頭」型,就像有人會說「我還不確定自己是否 真的喜歡,所以要先試試看」時,可以先試乘的選擇。幾天後,我在信箱裡收到了我的Zipcard;現在民眾也可以把Zipcar應用程式下載到手機。拿著 會員卡或是載有應用程式的手機啟動車子—只要利用無線網路把手機對準擋風玻璃下的一個盒子,裡頭裝備著線路板、資訊處理器和數據機。在你預約之後,卡片或 應用程式就有指定車子的授權—利用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無線網路,且透過同樣的網路,也可以讓Zipcar得以遠距離監控這部車。 


一旦我曉得自己在溫哥華要待在哪裡、待到什麼時候,我就可以看看哪些車子可以在我住的飯店就近取得。網路上的車 子選單是按照地點和車款整理列表。假設你需要的是一部休旅車,或是你真的想要一部雙動力汽車,覺得必須試乘這種車才能見真章;也許你在意的只是車子是否停 在附近。無論何者,你都可以找找不同的選擇。至於那趟試乘,我想要的是一部超級方便的車,因為也沒有沒太多行李,所以一輛小車就可以了。在網路上,我看到 MiniMucho的照片,就停在我住的飯店兩條街以外,於是我就預訂下來了。 


抵達溫哥華之後,我辦好入房手續,接著走到附近一戶住家的車庫。不同於租來的車,我不必再折回機場,或是其他大老遠的地方交車,才又再回到市區來。在機場出口的還車點不難找,汽車共享的停車地點已經相當便利,我很快就找到了MiniMucho,黃色車身相當醒目。
之前在網路上就已經看過車子的使用說明,不過沒什麼,也不是第一次租車了。我從皮夾裡拿出Zipcard,上頭有嵌入式的晶片。我把卡片拿到擋風玻璃的位 置,車鎖就打開了。鑰匙就在裡面,MiniMucho已經加滿了油;遮陽板裡還有一張信用卡,讓你在還車前可以把油箱加滿。那真是一次令人愉悅、輕鬆的經 驗。

我開著MiniMucho趴趴走愈久,就愈是離不開她。再說公司給這輛車取的名字真的在我身上發生了魔咒,如果我住在溫哥華或到此舊地重遊,一定會把 MiniMucho再「約」出來,真是超級有趣的。共享的車既享有自用車的優勢,又不會出現自用車三不五時發生的意外插曲。這次的租車經驗,和向 Hertz租車或其他大型租車公司租車的經驗非常不同,一般租車公司通常只可以讓你挑特定類型的車,看是要小、中或是大的,就好像買思樂冰一樣。

在溫哥華的時候,我也體驗了當地的自行車共享服務(亦即自行車出租),那裡是全世界騎自行車最理想的城市。使用自行車共享服務,通常只需要插進一張信用卡 就可以打開車鎖。騎著那輛自行車繞完景點之後,再把它歸還原來的停車架,或是任何其他據點即可。(西班牙巴塞隆納現在甚至還有一個電話應用程式,可以告訴 你,市內四百個還車點哪一個距離你最近。)在溫哥華,共享自行車的地點都集中在公園或是大眾運輸附近,車道美不勝收,而且車子也可以一起帶上渡輪。

產業將面臨轉型壓力

在溫哥華這個城市,Mesh公司與組織四處林立。我參訪了一種食品合作社,那是由部分顧客管理經營的小型商店。透過一位朋友的安排,我深入了解到這座創新 城市的設計特色,得知民眾在市內每個角落可以步行、騎自行車,或找到方便的公共交通工具,因此我做了一次探訪之旅,目標是為冬季奧運所興建知名綠建築和運 輸系統。不過溫哥華不是特例,全球包括美國、歐洲、亞洲已經湧現了幾千家Mesh公司。

在社群媒體、網際網路、無線網路和手機市場不斷成長之下,Mesh公司業務一片欣欣向榮。他們取得每一筆可能的資料,然後進行大量的資料處理,在民眾需要 商品或服務時,提供真正符合所需的優質商品和服務。Mesh公司有四項共通特點:共享、網路與行動裝置的進階利用、以實體商品和原料為主軸、透過社群網絡 與顧客連結。當然,並不是書中所討論的每一家公司或組織,都同時具有四項特點。就像任何大躍進、快速發展的知識或科技一樣,Mesh也是在一條持續發展的 路上,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呈現;部分是完整的Mesh模式,但更多、更多只是朝著同一方向前進。

 為什麼將這一波商務新浪潮稱為Mesh?Mesh指的是一種四通八達的網路,可以讓系統裡的任一伺服器,連上其他任何位置的伺服器;每一個部分都和其他任何一個部分相連,而且全部串聯在一起。之於我,Mesh是一個適當又貼切無比的用詞,為資訊服務時代進入全新階段做出了最佳詮釋。Mesh公司在眾多方面,都與彼此、與全世界緊緊繫在一起。部分聯繫是直接的方式,例如公司之間彼此認同一個市場,共同提供商品或服務。這些公司共享資訊,促進與新顧客、顧客偏好和商品的使用和取得。至於其他的聯繫則屬於間接方式,必須透過第三者,例如透過顧客資料彙集或是顧客的社群網絡。

Mesh之所以可以形成氣候,乃是因為我們的一切都已經和其他的人、企業、組織、物品有愈來愈緊密的連結。這是人類史上,首次存在這種遙遠卻可及、隨時開放、相對便宜的互聯性。就像人類的思維比一群神經元要複雜得多,Mesh的連結,已經引起更複雜與更具挑戰的東西。在人類大腦中,所有的部分(包括DNA、神經元、腦葉)彼此結構且不斷相互溝通聯繫。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說明Mesh的多個部分,例如電子、行動通訊、伺服器、服務、合夥人,還有顧客。不過就好比人類的大腦,Mesh也比各個部分的總和還要龐大得多。如今每個人、每件事,都變成和其他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相互連結,例如微網誌推特(Twitter)在二○一○年二月,每天就有高達五千萬則推文。有一種新模式已經誕生,正在持續成長與改變適應。Mesh顯然衝出了一波高峰,而且它的學習力又強又快。

其實在Mesh興起之前,網路就曾經造成一波震盪,讓全球上百個產業和上萬家企業、社群、團隊,懷抱期待而投入、瓦解、再造。身為網路創業家,我見過舊商業模式和品牌一個接一個栽了跟斗,從出版業到零售業到銀行業,許多企業被迫只能改變或消失。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就從博德思(Borders)、邦諾(Barnes&Noble)和布雷克威爾(Blackwell)三大連鎖書店手中搶下圖書銷售市場,且繼續擴大成了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商;接著,更進一步打亂出版產業,推出電子閱讀器Kindle、廣泛銷售各種電子書。歌曲共享則憑著iPod和iTunes,讓音樂產業轉了型。Ofoto則創建了一個共享數位照片的平台,讓柯達公司不得不採取行動,同時激發了其他不同數位共享平台誕生。一些過去大家認為勢力龐大的不倒產業和品牌龍頭,如今跌跌撞撞搶著尋找生存的新路,其中多家企業已經被經濟不景氣的無情漩渦淹沒,剩下數十家眾人公認無堅不摧的產業與品牌,則拚了命地在不斷改變的世界,企圖找到可以站穩腳跟的立足之地。

生意之道正悄悄改變

今日,最大的一股破壞力正在衝擊著與數位產品和服務息息相關的企業,如音樂產業或提供財經資料庫的公司。但Mesh可以讓企業透過高效率途徑取得商品與服務,而獲得可觀利潤,這些公司的起步相對簡單,而且已經如野火般蔓延開來:例如,自行車共享、換屋網、流行服飾交換、能源合作企業、共用辦公室、共同住宅、音樂工作室、工具庫、餐飲合作企業等。這些企業投注幾億元的經費,在現有的資訊基礎建設上:例如,遠程通信、行動科技、技術成熟的數據蒐集、持續擴大的社群網絡、手機簡訊,當然還有網路本身。他們有效地結合合作夥伴提供商務服務,好比UPS、FedEx、亞馬遜網路服務系統(AmazonWebServices,AWS)、全球網上付款服務(PayPal),以及愈來愈多的雲端計算。所有Mesh公司都有賴一個基本訴求:當商品的資訊被共享,其價值便會增加,無論是對公司、對個人或是對社群而言,都是如此。

登記有案的Mesh公司有,以營利為主的企業、合作企業或是非營利組織;我開始搜尋後,很快就發現了一千五百多家相關公司和組織,這才明白,Mesh比我原本想像的更蓬勃發展。在不到十年的時間,Mesh模式已經滲透進入數十種產業,包括時尚、房地產、能源、旅遊、娛樂、交通運輸、食品和金融。Mesh轉型已經悄悄改變了生意之道,而且速度正在加快。

Mesh公司的形式和大小各異,甚至有超大型的。奈飛(Netflix),就是一個大到讓影片和電影經銷業轉型的分享平台,這家公司在二○○九年公告的營收有十三億六千美元,二○一○年則以四十七億六千美元在市場上奪冠,而它淘汰掉影片出租市場原來的龍頭,也不過是幾年前的事而已(第八章會再詳述)。奈飛模式也刺激了其他各地的企業起而仿效,包括印度的Seventymm,它為電影提供十八種印度和外國語言的配音。

有些Mesh公司利用的是當地資源。Crushpad讓葡萄酒愛好者得以體驗挑選葡萄、榨壓、發酵的過程,然後在葡萄酒專家老手的協助下,調製出自己的納帕葡萄酒(Napa),而且實際開銷比自行添購設備來得低廉。Crushpad的客戶有幾個人已經在網路上販售,建立了自家品牌。

實例研究Crushpad

當麥可.布里爾(MichaelBrill)把他舊金山房子的後院拆掉,種下二十幾株葡萄藤樹的時候,他說那是他做過最酷的事了。布里爾在車庫裡釀酒時,路過的人會停下來幫忙。在旺季產量最大的日子,有百餘人一起幫忙幹活,大夥兒吃點披薩喝點啤酒,樂得把衣服搞得髒兮兮。出乎意外地,他激發了很多人自己釀酒的熱情。

受到這次經驗的啟發,二○○四年布里爾創辦了Crushpad公司,鎖定的是像他的義工那樣,想自己釀酒又沒有葡萄園的人。布里爾提供他們所需的一切,包括優良品質的葡萄、專屬釀酒專家,以及壓榨、發酵、裝瓶的設備。現任執行長的布里爾當時認為,主要生意會是來自想擁有自有品牌的餐廳、酒吧和零售商,但很快事情就明朗了,沒有一家餐廳(永遠利潤低現金吃緊)會支出一萬美元,生產一種兩年內看不到的自有品牌。如今,布里爾笑說:「那種商業模式根本行不通。」

然而事情出現了轉機。Crushpad發現,想一年生產個五十至一百箱葡萄酒的大有人在。如今,每個人都可以生產一桶葡萄酒,只要你使用他們的工具和規範—包括發酵日期和相關的資訊。Crushpad的客戶群對釀酒熱情不減,許多人大老遠搭飛機來榨葡萄汁。公司提供相當低價的初學者門檻,以及多方面的協助。針對遠地客戶會寄出品酒試喝;針對只想要喝混合酒的客戶,會寄出一箱六小瓶分裝的葡萄酒和一個刻度量筒,那麼客戶就可以加入不同比例的克萊爾特(Claret)、卡本內(Cabernet)、黑比諾(PinotNoir),調出自己最喜歡的酒。

透過Crushpad商業平台,客戶不僅可以生產,還能販售自有品牌的葡萄酒。Crushpad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客戶可以客製化自己專屬的網站,感覺自己好像擁有一間大酒廠一樣。在網站上,葡萄酒愛好者可以訂購極品的納帕葡萄酒,而且價錢公道。

Crushpad提供的是原料和工具,這些對多數人來說是很昂貴的投資。當初占地五千平方呎,如今公司已擴展至十倍之大。隨著Crushpad不斷壯大,布里爾也已經著手研究Pandora、Rhapsody或Mod等音樂媒體的經驗,企圖了解他們如何創造出幫助人們發現新音樂的「關鍵影響者」(influencers)。誰會是葡萄酒採購的關鍵影響者呢?零售商店工作人員?雜誌和部落格?餐廳的侍酒師?這些人正是幫助Mesh事業蓬勃發展必須思考的問題。

只要「看見」就有商機

有時候,就像Crushpad的布里爾所發現的,只要你注意周遭,Mesh的機會自然會展現在眼前。讓自己戴上我戲稱的「Mesh眼鏡」,找找四周有什麼更能有效而且有利潤地共享實體資源。當你透過Mesh眼鏡觀察時,豐富又出乎意料的商機自然就出現了,甚至就在你身邊。問問自己,怎樣可以降低購買或擁有一件物品的負擔,好比說存放、保險、維修和廢棄處理。

如果你和我們多數人一樣,手邊擁有許多閒置已久或是不常使用的東西,例如樂器、特殊運動器材、二手車等。當初也許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才買下這些東西,又或者說不定,購買的動機純粹只是為了向朋友炫耀,想想看,這些東西代表你浪費了多少金錢和時間。(部分網站,如wattzon.com和carbon-neutral.com可以實際幫你計算出來你浪費了多少金錢與時間。)試想,如果那些你很少用到的東西,可以既簡單又安全地與人共享,你可以省下或者賺到多少錢啊。Mesh公司就是將這些潛在機會轉成盈利,很像我們把閒置的房子出租一樣,只要你可以「看見」就有機會。

當然,並非每樣東西都有機會共享,那太極端了。我並非著眼於極端的機會,我是在尋找一種可以回饋家庭,且對社區、企業、地球都有利的機會,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降低共享的阻力。例如,Zipcar成功了,因為汽車共享的訴求,是可以對消費者構成吸引力的。車子平均一天有二十三個小時就停在那裡沒人開,而且許多家庭都擁有不只一部車。透過汽車共享,美國一個人平均每個月可以省下四百至六百元的保險、維修等開銷。人口稠密的城市,是汽車共享最有效益的地區,並且可以慢慢將寶貴的停車場和道路釋出,轉讓給公眾或其他私人使用。此外,加州柏克萊大學(UCBerkeley)的一項研究發現,汽車共享服務的會員在加入後,開車時間降低了四七%。這樣的結果,讓汽車共享服務業每天可以減少二萬磅的二氧化碳排放。這等回報真是太值得了。

收取交易費是獲利方式之一

Zipcar是我稱之為「全型Mesh」模式的一個例子,表示公司擁有且必須保養車子。藉由加入共享,我得以享有自有車的利益,同時少了擁有自有車的一堆麻煩和成本。許多Mesh公司都是用這種方式在經營,投入資本後,透過便利的資訊網路進行微型租賃,服務個人並賺取利潤。有些公司則是採取「附屬Mesh」模式。他們創造一個平台,提供擁有物品的人,可以利用簡單的共享管道而獲利。VRBO(VacationRentalsbyOwner)和Roomorama這兩個房屋共享服務的網站,正是附屬Mesh的最佳實例。平時,你擁有自己的房屋,但出遊時,就把房子放上平台共享出去。

實例研究Roomorama

張家恩(譯音)和費德利可.佛爾夏(FedericoFolcia)在紐約彭博社(Bloomberg)相識後,很快就發現兩人有一項共同興趣:旅遊。為了籌募旅遊基金,他們把自己的公寓出租—主要是透過分類廣告網站Craigslist。缺點是,張家恩和佛爾夏必須親自篩選,透過刊登廣告吸引而來的數百封信件,以及應付各家銀行複雜的付款系統。他們相信,一定會有一種能讓不少屋主和客人雙雙受惠的方式,並在旅行時讓短期住宿安排更加便利。所以在二○○八年,他們放棄了大企業的飯碗,創辦了Roomorama.com。這是一個不會讓人有壓力的社群互助平台,讓你的家(或第二個家)成為短期住宿的共享資源。

從紐約起家,Roomorama已經擴展至巴塞隆納、倫敦、洛杉磯、巴黎和溫哥華等地,訂房手續簡單又安全,所有付款都在線上完成。屋主知道他們的客人會事先付款,客人也很放心他們的錢被妥善保管著(這筆錢在租屋人確認房間和廣告刊登屬實後,才會撥款給屋主),對於雙方都沒有風險。

到二○一○年上半年為止,旅客可以透過Roomorama在紐約找到一千五百間公寓,在全美各地則有超過四千筆登錄的共享房屋。公司早期獲得用戶青睞,是因為客戶可以在網站上提出改善建議,例如他們的「吶喊」功能(Shoutout)。在這裡,租屋人可以寄電子郵件給潛在屋主,在最後一分鐘提出降低租金的請求,也許租屋人只付得起七十塊美金,開出每晚八十五塊美金的屋主可以選擇答應或拒絕。

公司持續成長,甚至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情況。過去幾年房價下跌,有位會員見到一次收購近百筆房產的機會,把它們列在Roomorama網站上,利用他們的預約平台和到付服務,結果成了另類的旅館老闆。這就是Roomorama這種Mesh市場所締造的結果,透過提供一種服務而為所有人提供了各種機會。這種公司將會成為飯店餐旅業的未來嗎?或是推出更方便的方法,以確保房地產具有更高價值?這種服務業之於傳統飯店或每個人所謂的家,又代表著什麼意義?

像Roomorama這種附屬Mesh模式,收入所得通常是來自交易費和合作案。有幾家汽車共享服務公司,也採用收取交易費的方式,從附屬Mesh模式中獲利;美國馬里蘭州的RelayRides就是建立了一個平台,提供車主微型租賃給其他用車人,公司承擔保險風險、建立評估潛在用車人的機制,並提供一個平台追蹤車輛和配對車主與用車人。英國的WhipCar、澳洲的DriveMyCarRentals和美國加州灣區SprideShare三家公司的車子,也都是車主自有的。Divvycar則是提供工具和支援,給任何想共享汽車、船、自行車和工具等任何東西的人。上述公司展示了Mesh的一個關鍵優勢:顧客降低成本和透過網路分享,獲得更多價值。

全型Mesh和附屬Mesh兩種模式,在顧客有出讓和共享自有物的驅動力之下,能更成功的機率最大。Mesh公司在提供顧客長期節省費用和愉快的驚喜之餘,已經準備好藉由整體經驗的精益求精,持續改進顧客的便利性。這些元素將使得顧客抗拒不了共享之便,選擇取得優質商品與服務,而摒棄與成堆東西生活在一起。才不久前,購物曾風靡一時,但擁有成堆劣質、難用或難維修、在需要時偏偏遍尋不著的東西,到底有什麼好炫耀的?

Mesh模式風起雲湧

市場專家獨具慧眼,看到Mesh是擴展與推出新服務與產品的新模式,有數億美元的創投基金流入了Mesh。紅透半邊天的Mesh公司,諸如網路互助會Zopa、Prosper、LendingClub、汽車共享的Zipcar、微型贊助捐款的Kickstarter、童裝交換的thredUP、理財網聰明豬仔(SmartyPig)、手工藝品拍賣的藝奇(Etsy)、分享D.I.Y.步驟的Instructables,和德國的互助借貸網Smava,都是由久負盛名的創投基金所投資。

展開調查研究之初,我跟兩家網路互助會龍頭Prosper的克里斯.拉森(ChrisLarsen)和Zopa的賈爾斯.安德魯斯(GilesAndrews)懇談,也跟引進二手服飾交換與創辦Swishing的露西.席亞(LucyShea)、汽車共享公司Zipcar的共同創辦人卻斯、RelayRides的創辦人謝爾比.克拉克(ShelbyClark)和SprideShare的創始人蘇尼爾.保羅(SunilPaul)、藝術家與贊助人社群平台Kickstarter的創辦人陳佩瑞(譯音)、童裝交換網thredUp的詹姆士.萊恩哈特(JamesReinhart)、為音樂人連結服務的MuckWork創始人德瑞克.席佛斯(DerekSivers),以及房屋共享網站Roomorama的共同創辦人張家恩相談之後,我已經感受到驅動這些創業家的力量,與他們在自己的公司和從顧客、合夥人、投資人身上所看到的那股風潮。

除此之外,我也跟通用汽車、塔吉特百貨(Target)、惠普科技(HP)、百思買(BestBuy)、偉創力(Flextronics)和日產汽車(Nissan)等大企業的高層討論過,他們也一樣都在尋找更快反映市場的力量,企圖要推出精心設計的商品與服務,好打開新市場。這些產業龍頭當中,有人已經徹底改變與合夥人和顧客之間的互動方式,其他的也在積極發展更多有效的系統,共享原物料與天然資源。Mesh公司正在吸引眾人的目光、壯大勢力和樹立競爭者——綜合了發酵中的新平台所有要素。Mesh商機之大無可限量,而且時間點剛好。

經濟、人口、資源壓力和消費態度是Mesh的推動力

Mesh成型的時機正是時候,背後有幾股強大的力量正在推動。從商務的立足點來看,我們已經討論過,行動與社群網絡迅速成長是如何賦予Mesh商業模式能量,讓我們可以更有效率地獲得,符合個人需要的商品與服務。不過還有四大全球趨勢對於Mesh也是功不可沒,在第三章,我會對每項趨勢有更長篇幅的探討。

首先,是經濟危機。經濟危機讓大家對老字號品牌和舊模式,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歷史顯示,這樣的時代會有助新型企業的興起,以及舊型企業改造。確實,有一項可靠的證據反映了這樣的危機;消費態度已有所轉變,包括願意嘗試新品牌。其次,這場危機出現後,消費者重新思考生活中什麼是有價值的。這項轉變也開啟了新模式的大門,讓消費者接受更有價值又更經濟實惠的產品與服務。

人口和資源壓力,是推動Mesh的第三股力量。在氣候變遷加上即將耗盡的天然資源之下,人類若繼續採用過去的商業模式,將會增加商業的成本和風險。在本世紀中葉以前,全球總人口將膨脹至九十億,但包括土地、可飲用水和原油等重要資源卻持續萎縮。只要簡單的數字計算就可以看出來,為了擁有一個和平、繁榮、永續發展的世界,我們必須把共享既有資源這件事,以更有效益的方法來推動。務實而有遠見的企業與政府都明白這一點,也據此重新調整他們的定位。先行達到這個目標的企業、城市和國家,將為二十一世紀初的成功商務做出定義,這也是?什麼環保科技與再生能源在幾大洲如此熱門,或是政策專家們如火如荼討論,如何能夠有效發展出改變能源產生和分享的「智慧電網」(smartgrid)的原因。

最後一股力量,是全球人口成長,讓城市稠密度提升的趨勢加速,助長了Mesh公司成立。一家汽車、自行車或工具共享的公司,可以提供更深度、更多樣的產品與服務,讓更多住在附近的人受益。

身為創業家,很興奮能有這樣的新平台,讓我可以重新投資市場,創建生意盎然且深受客戶喜愛的企業。不過我也慶幸,此一新方法能對地球環境,與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有助益。Mesh提供了一種「雙重利益」(doublebottomline)的經營面向—更環保的商務行為,和更大的利益獲得(或是三重利益,如果再加上社會利益的話)。在做好事同時又能做生意的道德標準下,已經創造了諸如巴塔哥尼亞戶外用品商(Patagonia)、特里多斯銀行(TriodosBank)、美體小舖(TheBodyShop)和維珍集團(VirginGroup)等多家成功的企業。菁英商業學院如柏克萊、史丹福、哈佛、巴比森(Babson)、哥倫比亞,和英國的牛津、法國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加拿大的麥基爾大學(McGillUniversity)、西班牙的IE大學、墨西哥的蒙特雷商學研究所(EGADE),以及其他頂尖學府,都投入了社會企業與永續事業的課程。明日的企業領導人都了解,人們對一家企業在環保與社會運作的信任,將愈來愈顯著地影響知識型消費者的決定。

生態系統的成員都能享有好康

站在B2B(Business-to-Business)貿易的一方,我也很慶幸有大量的合作機會。在我看來,這些Mesh公司就是一種生態系統,而且可以用人們想做的事情來分類,好比說交通與旅遊,或是以人口統計資料(年齡、性別、宗教等)、特質(極限運動愛好者、美食主義者、文化創作者等)來分類。企業要加入這個生態系統,並且為有志一同的人提供該領域的產品或服務,說明、包裝和價格必須迎合那個市場。有趣的服務可以是專門針對特定的時間提供,舉例來說,我最近就注意到一家全國性無線叫車服務公司「計程車魔法」(TaxiMagic)和海尼根(Heineken)合作,打出喝酒不開車、安全回到家的廣告。這個合作關係真是天作之合,對兩家公司來說都是「忠於品牌」,久而久之將擴展至其他類型的交通運輸和各類活動。

新型態公司的創立皆以此為宗旨,包括Groupon(揪團網站)、foursquare(提供使用者定位的社群網站)和Gowalla(透過手機定位的社群網站)、Fest(購票網站)、MePlease(自選商家資訊通知設定服務)。舉其中一家來看,Groupon利用一位旅客的購買力,讓揪團的人獲得指定服務與產品的折扣。好比說,他們推出,前往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巴士共乘票價非常高的折扣,可是你必須召集至少五十個人才能享有超低價,並要有十個人才能讓好康成立。行動電話很方便讓你把這項好康傳給好朋友或認識的人,很快地達到最低人數門檻。Groupon提供你一個地方找齊其他四十個人,這樣單張票價就很公道啦。Groupon很像團購,不過是利用網路和手機,讓商家發布限時團購折扣。二○○八年底創立於芝加哥之後,Groupon至今已經擴展至三十個都會區,在很快的時間內就開始獲利,近期獲得的贊助資金有一億三千五百萬美元。

想像潛在的企業合作關係一點也不難,且挺有趣的。以汽車共享服務為例,可以想辦法爭取合作的對象有:連鎖零售超市全有機食品(WholeFoods)、人壽與健康保險公司藍頓(BlueShield),以及聰明豬仔理財網。這裡假設一個狀況:如果你在全有機食品超市每星期花超過一百塊美金,你就可以享有一週半天的免費租車。藍頓保險公司認為,全有機食品的顧客很重視健康,所以提供一年一次的健康檢查,如果你達到設定的心跳速率和膽固醇標準,藍頓(他們的財務危機降低了)就犒賞你一百塊美金,存進你的聰明豬仔帳戶。而在聰明豬仔每存入一塊美金進入你的戶頭,你就可以在他們合作的四百家Mesh公司以半價消費。

成為這個Mesh「生態系統」裡的一員,你(1)吃到健康食物、(2)小小運動一下走到汽車共享的停車場、(3)高興自己降低了膽固醇和碳足跡、(4)從自己的健康保險得到一筆紅利,和在銀行帳戶裡得到一筆錢〔你可以利用這筆錢以優惠價在其他公司消費,也許是全家到滑雪勝地阿斯蓬市(Aspen)度假?〕你的四輪傳動汽車、後車廂裡的輪胎鐵鍊條,以及車頂上「共享」的都樂(Thule)滑雪架,都已經為你準備好了。

更多關於:

10年後,你將找不到實體商店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不瘦不行,瘦到有型:超人氣減重營養師教你免挨餓輕鬆吃成精瘦型男



竟然有可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又能瘦身的方法!

小心錯誤的瘦身觀念!
○飯吃太多會變胖?
○瘦身必須進行精密的卡路里計算?
○BMI維持在22最理想?
○體重減輕才是最重要的事?
○喝營養補充液不會胖?
○油這東西萬萬碰不得?
○雞胸肉是瘦身的好夥伴?
○即使復胖,再進行瘦身就好了?
○想讓腹部平坦必須做激烈的腹肌運動?
○法國料理讓人胖?
○瘦身中必須嚴格遵守餐餐八分飽?
○為了變瘦,一輩子都不能再吃油炸物?
快擺脫這些您以為的「常識」!讓超人氣減重營養管理師將告訴你如何輕鬆、積極瘦身的訣竅。

本書特色

這裡有放心吃、輕鬆瘦的100個訣竅大公開
身為整日奔波的上班族男性,需要大量的食物來補充體力,想瘦身就一定要挨餓嗎?
代謝症候群健檢是什麼?
正確與錯誤的瘦身觀念
如何訂立瘦身期間與目標
斷食的問題何在?
伊達式瘦身法從一杯水開始
午餐就要吃得飽,大口大口吃美味紅肉,居然能瘦!
嘴饞時,該怎麼選擇零食?
瘦身時,半夜想吃泡麵!該怎麼吃?
下班後上健身房的注意事項
到壽司店享用美食的聰明瘦身法
法式料理的套餐對瘦身很有幫助
到居酒屋暢飲的點菜法
掌握飲食訣竅,擁有永遠不復胖的健康身體!


作者簡介

伊達友美

一九七六年生。現為營養管理師、銀座抗老化研究室諮詢師,同時也是抗老化醫學會認定指導師、日本抗老化飲食普及協會理事與日本產業衛生學會、日本男性健 康醫學會會員。專攻瘦身減重及整體營養學(Holistic Nutrition)。指導過三千人以上減重(本身也擁有成功減重20kg的經驗)。著有《宵夜吃拉麵也不會胖的技術》、《伊達式脂肪燃燒手帳 為上班族量身設計的飲食瘦身術》、《放心吃、輕鬆瘦的壽司瘦身法》等多本著作。

個人網站www.omakase-diet.com


前言

瘦身是女人在做的事。

男人只要默默地喝啤酒就好。

這種時代早就過去了。現在越來越多男性對瘦身減重抱持高度的關心。

有些人是為了不想被檢查出有代謝症候群而急著讓自己變瘦,有些人則是已被檢查出,而被醫師或上司下令減重。也有的人是被家人唸太胖了,或是,想帥氣地穿上西裝,吸引年輕女孩的目光……。每個人想變瘦的理由各不相同,但現代的男性的確變得比較注重自己的飲食。
不過,就我的觀點來看,許多人為了瘦身似乎做得有點過頭了。

例如,常聽到有人嘆著氣說自己一輩子都無法吃甜食了,一副悲壯犧牲的模樣,我就忍不住會想﹁沒必要做到那種程度吧?﹂。看到有人採取導致營養不足的瘦身 方法,我總感到憂心不已,想告訴對方﹁那樣做很危險喔﹂。此外,不少人為了彌補減少的正餐食量,變得過度依賴營養補充液或運動飲料,這也是很大的問題。

這麼做並無法順利減重。

相反地,還會搞壞你的身體。

我主張的瘦身方法不需要辛苦地進行飲食控制。也不必刻意忍耐不去吃愛吃的食物。就連男性覺得很麻煩的卡路里計算也統統不用。

事實上,許多人接受我的指導後都順利減重,並恢復年輕健康的身體。

多數的男性一旦瘦身成功,就會有所改變。簡單地說,會變成「能幹的人」。

不過,這些人並不是只顧工作卻忽略家庭的「工作狂」。也不會成天埋首於工作而得到憂鬱症。他們都抱著積極的想法與態度,並保持有邏輯的思考模式,身心都 變得健康。這樣的人懂得掌握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瞭解工作的要領。知道何時該主動出擊,何時必須抽身,是真正「能幹的人」。

那麼,當中的祕訣是什麼呢?伊達式瘦身法主張充分攝取必要的營養,提高代謝率,燃燒多餘的脂肪,也就是「積極的減重法」。不必放棄喜歡的食物,讓你大口吃想吃的東西,身體也跟著變瘦。

不過,這當然需要一些小策略。

例如吃豬排套餐的時候,別急著馬上吃豬排,先從味噌湯和醬菜下手。去吃烤肉時,先吃韓國泡菜,再用生菜葉包著烤肉一起吃。吃炸雞時先擠點檸檬汁。如果半夜很想吃拉麵的話,先喝點蔬果汁。

只要下點工夫,就能打造不易發胖的體質。

本書想告訴所有為工作打拚的男性,如何輕鬆愉快地實行「擺脫代謝症候群」的要領。若各位看了本書後,不再只是為了通過健康檢查才暫時減重,而是確實降低了罹患成人病的風險,重整自律神經與平衡荷爾蒙,提高免疫力,過著健康的生活,我也會感到非常高興。
也希望各位能透過「吃」這件事喚醒本能,更積極地面對往後的人生。
這樣的男人才是女性們心中嚮往的類型。
伊達友美


  • 作者:伊達友美
  • 譯者:連雪雅
  • 出版社:三采
  • 出版日期:2010年07月16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8281851
  • 裝訂:平裝
  • 購買本書:不瘦不行,瘦到有型。
  • 更多好書:BOOKS
  • 網路讀書會:社群














    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當產業都外移中國之後 Fast Boat to China


    全球化曾經許給世人一個美麗新世界:撤除貿易障礙,讓資金、商品、技術、想法自由流通,彼此分享。夕陽產業、高污染工業與低端工作外移,本國經濟體則往價值鏈的高端移動,致力發展服務業與研發創意產業,如此一來,將能享有經濟繁榮、商品價格低廉與乾淨的環境。
    實際的情形是,企業比政府、一般消費者更能利用資金、技術、創意自由流通的優勢,將產業外移。加上中國崛起的磁吸效應,外移的不僅是個別的工廠而已,而 是整個產業鏈連根拔起。企業或許創造了亮麗一時的獲利,但是對社會造成的傷害久久難以平復:大量的失業人口、薪資在低檔徘徊、破敗的社區,連帶對於政府稅 基與人際信任的傷害,國族之間的仇視……。
    作者以社會學家的敏銳與深度、新聞記者的生動筆觸,檢視過去幾年美國的產業外移中國所造成廣泛而深刻的衝擊。同樣的故事,當然會在世界其他地方上演。


    作者簡介

    安德魯.羅斯Andrew Ross

    1956年生於蘇格蘭,亞伯丁大學畢業之後,曾在北海油田工作,繼續在肯特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深造,曾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現為紐約大學社會與文化分析系教授,長期為《國家》、《村聲》等刊物撰稿。

    長期關注經濟成長所帶來的勞工、人權、環保代價,專精於研究流行文化、都市社會學、生態學與科技史,被視為美國首屈一指的文化研究學者,也是《世界是平的》作者佛里曼的理論勁敵。

    著有《低薪,高資歷:推動全球勞動公平》(Low Pay, High Profile: The Global Push for Fair Labor)、《無領階級:人性的工作場所及其隱藏成本》(No-Collar: The Humane Workplace and its Hidden Costs)

    曾擔任《社會文本》(Social Text)期刊編輯委員十五年之久。索卡(Alan Sokal)曾引用物理學名詞和文化研究理論,捏造了一篇「偽論文」投稿獲刊登,演成喧騰一時的「索卡事件」。


    平坦的世界助長全球化的黑暗面

    台灣和中國沿海的距離,大約相當於古巴與美國海岸的距離,而且和古巴一樣,都因為冷戰歷史 的遺緒而被隔離。但是我在中國蘇州及在台灣龍潭採訪的同一家公司員工,更像是裂成兩半的同一枚硬幣:兩岸擁有共同的文化、相同的語言,也是經濟上的命運共 同體。雙方無法具體的商談彼此共享的命運是一個悲劇,但兩者的困境也是全球經濟體制內所有勞工的困境。雙方的雇主並沒有相同的問題,反而得以利用員工之間 的缺乏溝通來獲利。事實上,這些員工賣命的公司直接獲利的來源,就是其境內與境外工作場所的差異所衍生出來員工的不安全感。

    倡導由企業來 推動全球化的人士會希望保持現狀。其中倡議最力的,莫過於可以利用地區差異剝削弱勢孤立勞工而獲利的全球公司。他們學會了玩弄勞動套利的把戲,本領之高不 亞於靠著跨國交易短期套利的投機炒手,一旦風險轉移便在眨眼之間挪動手上的資金。當然,在這個全球金融的大賭場裡,投資工廠、辦公室和人力還做不到這麼高 的流動性。但是目標很顯然是朝這個方向走,而且越快越遠越好。大企業在技術與法律層面,輕鬆轉移實質與帳面資產的能力,顯然是達成目標的關鍵,而且擬定自 由貿易的規則也是為了助長此一趨勢。

    知識轉移固然較為棘手,但是知識轉移不需要人的遷徙,只需要腦袋裡的想法和點子,而且現在這些都被合 法定義為雇主的智慧財產。從這個角度來看,晚近爆發的技術外移並不是一時的商業潮流,也不是因應經濟全球化的權宜措施。這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生活形態,是一 種社會習性、也是經濟習性。這在短期內能為某些投資者帶來好處,但長期來看卻會損及多數人的利益。因為,如果欠缺適當的法令規範,此一現象會讓社區與國家 喪失保護生活水準的能力,侵蝕員工對雇主與企業的忠誠度,最終則會讓所有員工的前途變成一場賭局,因為今天還捧住的飯碗,明天可能就不保。無法認清此一事 實的政府官員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將其底層之自由貿易教條視為不可抵抗自然力的人,都將鑄下濤天大錯。

    中國和印度開放外資是促進海外轉移的 一大推進力。這些國家貿易壁壘的瓦解,將全世界最龐大、最廉價的勞動力帶進資本主義的遊戲當中,而且範圍涵蓋了技術與非技術性的勞力。雖然中印勞動力之間 的套利還在初始階段,我為中印產業境外生產所寫的專章顯示,這已經開始影響全球職務與工作的配給。但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中國的崛起,憑著中國強力的政府介 入、龐大的過剩勞力、已開發的基礎建設以及內需市場的前景,在在讓投資者目眩神迷,爭先恐後追尋這個具有極權特色的資本主義香格里拉。

    中 國領導人賦予商人各式各樣的自由和特權,但是對勞工卻什麼也沒給,只有對勞動法的空泛承諾,連官方的工會組織都甚少遵守,雇主就更別提了。除了常見的合約 陷阱,資本家在中國經商的阻礙已經越來越少。實業家(包括外國人)甚至還能加入共產黨,並出任高階黨職。不過爭取經濟與社會正義的人士卻沒有這樣的待遇, 他們常常要面對審查、刁難和牢獄。全世界的工會、非政府組織和異議活動份子,正針對勞工與環保議題建立跨國界的合作,但是在他們的全球溝通網當中,除了極 少數的例外,中國卻是個大漏洞。這些個人和團體所發起的國際活動和行動,已經成為全球化局勢中不可忽視的特色。他們的努力讓檯面上出現其它有利永續發展的 選項。大企業和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權威的聲音不再是影響全球的唯一玩家,他們恣意而為的作法也不再沒人加以挑戰。但是這些都不適用於中國。

    從另立全球 化的運動來看,中國依然是緊閉門戶
    就算和國際促進正義的運動欠缺聯繫,對毫無社會良知的一般投資客來說,中國也並算不上是天堂。首先,要獲利還是很難,而且中國國內市場已經飽受生產過剩之 苦。我所做的訪談透露,中國大陸人民強烈的愛國主義以及追求個人成就的渴望,可能和外國投資者短期的利益相符,但是這樣的特質也大大侷限了企業忠誠度及員 工操守。這裡的勞動市場也不像推廣投資者所說的那麼穩定。各地都可見勞工抗議,雖然這些抗議活動大多欠缺組織,也很快就能弭平,卻證明了中國經濟轉型當中 浮躁的衝突氣氛依然興盛。出乎預期的勞動力短缺已經出現,即使是非技術性的民工。本書還討論了對外國經理人來說更頭痛的問題:很難找到具備適當工作心態與 經驗的技術性勞工及專業人才。的確,我發現薪資通膨、高流動率和這些員工相當盛行的自私心態,正阻礙了加值型境外生產的腳步。員工動不動就跳槽、對雇主毫 無忠誠可言,讓投資者惶惶不安。沒多久以前,中國每個人的生計都是鐵飯碗。現在跳槽卻成了全國的休閒運動,賺了錢就跑的投資者或許不在乎,但是對希望擁有 合理穩定勞動力的多數雇主而言卻很頭痛。

    很難說這些趨勢是不是前往資本主義香格里拉道路上難免會有的障礙,抑或是部分因為自由貿易的不安 定環境,造就了長期動盪(就算不是抵抗)而產生的癥狀。我一再發現此一趨勢造成衝擊的證據,也試著勾勒出它們在日常工作場所造成的後果,尤其是中國勞工與 外籍經理人接觸地帶發生的溝通不良與齟齵。我認為這些衝突不能光解釋成文化適應的問題,也不是仰賴適當的員工訓練就能解決。這些應該被視為建立工作規則的 持續性協商。中國躍身為世界數一數二經濟體的過程十分戲劇性,並不是「受邀型工業化」的典型範例。北京小心翼翼維護自己的自主地位與談判籌碼。這種毫不謙 遜的態度也反映在教育程度較高的勞工身上,我把他們稱為「被捧上天的一代」,每個人都渴望一切操之在己。

    雖然常有人告訴中國新一代的專業 工作者,這個世界可以任他們揮灑,不再需要受到儒家思想與毛澤東教條的束縛,他們扮演的卻不是全新的角色。一方面,他們繼承了初五四運動以降知識份子的衣 缽,擷取有用的西方思想以求國家的富強。另一方面,他們在全球工業鏈中已經有了既定的角色,明顯受到他們的技術水準、勞力價格以及對國際商業行為的瞭解所 界定。他們怎麼在這兩者間求取平衡,同時又保有本身自我鞭策的新認知,正受到握有高技術資本的投資人密切的關注,而且對世界各國政府與人民來說,這並非事 不關己的小問題。

    因為種種原因,這些勞工在中國以外引起恐懼,有時候外界指責他們搶走了技術性的工作。持平而論,這樣的指責大體是搞錯了 對象。從絕大多數的角度來看,不公平情況真正的源頭其實是境外生產的大環境,而這是全球性企業靠著自由貿易的保護以及中國政府積極參與下,半主動、半被動 而創造出來的。和許多生產流入的國家一樣,任何活動或權利要是危及此一環境賦予投資者的特權,北京打壓都毫不手軟。而且問題也不光是勞工而已。就像其它地 區一樣,只要當地的成長主要是靠外資來推動,快速湧入的資金都會對地主國帶來大規模的生態浩劫。就中國的例子來看,爆發性的成長所消耗掉的全球資源,其速 度是環境所無法支撐。

    從大局來看,中國的成長確實是一大威脅,但原因不是地緣政治,不是像鷹派說的該提防中國軍事工業的擴張。真正的危險,在於中國在整個 全球經濟體制內主導行為準則的巨大能力。
    在停留上海等地一年的時間裡,我發現自己所處的位置可以觀察企業版自由貿易的日常現實,並檢測其所宣稱的一切。大家想想,中國外資企業享受了這麼多好處: 租稅假期、廉價的土地、水電及快速核准、寬鬆的勞工與環保規章,說這是自由貿易,顯然名不符實。沒錯。比較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中國就像其它生產流入的國家一 樣,忙著花錢向大企業買進短期的工作機會。結果吸引了外國直接投資不斷湧入,但是這樣的流入並不能憑空創造出新的工作機會。外國資本所流入的這個經濟體, 為了交換新的資金,於是出售了龐大的公共資產並裁減了數百萬公共部門的工作機會。

    對於生產流出的國家來說,帳面的損益數字也好不到哪裡 去,雖然現在大家已經比較熟悉。隨著委外的工作與外流的資本移向價值鏈的上游,受害者生存的機會受到大幅壓縮,自由貿易的支持者已經很難把這形容成雙贏的 局面。但是他們還是有辦法把批評者形容成心胸狹窄的保護主義者。基本上,保護主義並沒有什麼不對。大家當然有權透過必要的合法方式保障自己的生計,我認為 目前有幾個正在討論的政策提案很有道理,很適合在這裡提出。

    政府透過外移稅的形式加緊對資本外流的控制似乎是個很實際的開始。對於留在國 內的企業給予制式的獎勵則是負責任的下一步,接著則是改革落伍的企業稅法。目前的美國聯邦稅法對國外扣抵稅額非常寬鬆,等於是明顯鼓勵境外投資。目前的稅 法允許企業拿海外的獲利來延遞繳稅,再加上把獲利藏在海外避稅天堂的會計花招,這樣的制度讓很多公司無論在美國國內外根本什麼稅都不用繳。(據估計美國企 業在海外隱藏了五千億左右的未稅獲利。)因此同樣地,目前提供給受害勞工的貿易調整協助計畫,跟產業外移受害雇主所享有的大幅稅率優惠相比,根本微不足 道。最後,我相信應該補助更廣泛的社會保險計畫(包括公共擔保的醫療與年金福利),部份經費可從外移企業提高的稅額來彌補。在重視公民與居民的社會裡,這 些措施符合了最低的標準。

    但是這類的改革提案,並不是境外生產與企業外移爭議中浮現的唯一議題。這股風潮也孕育出頑強的沙文主義心態,更 有關閉邊境與限制貿易等醜陋、反動的呼聲火上加油。且讓我們記住,面對全球化帶來的某些殘酷改變,以國族為基礎的抗爭往往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因應之 道。除了大企業勾勒出來的自由貿易,的確還有其他更創新的另類選擇。這些選擇一樣具有全球性的廣度,而且所根據的原則包括公平貿易、永續經濟、以及具備社 會良知的投資,而不是一味追求短期獲利與掠劫。

    對於那些偏好這些另類選擇的人來說,中國是個比過去更加不同,而且在很多方面挑戰更鉅的國家,國際人士想在此輕鬆獲利並不容易。畢竟北京當局已經有效做出切割,將壓制另類思想以及努力賺取美元當成兩回事。



    作者:安德魯.羅斯
    原文作者:Andrew Ross
    繪者:340
    譯者:奚修君、高仁君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0年04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3266235
    裝訂:平裝
    購買本書:當產業都外移中國之後


    到facebook網路讀書會跟我們討論本書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電子書時代來臨 Amazon電子書銷量超越實體書

    全球最大網路零售書店Amazon於5/19日宣布,Kindle電子書的銷售量已超越實體的印刷書籍,自今年4月1日開始,Amazon每銷售100本實體書籍,就可同時賣出105本Kindle電子書,且此項數據並未納入免費電子書的下載數量。

    Amazon 自2007年11月推出Kindle電子書籍銷售服務後,去年7月,電子書的銷售量開始超越了精裝書,半年後則再超越了平裝書的銷售量,距Amazon開 始銷售電子書至今不到四年的時間,電子書的銷售量快速成長,且在今年4月達成超越實體印刷書籍銷售量的里程碑,成為最受歡迎的書籍形式。

    對 此,Amazon執行長Jeff Bezos表示,雖然早已預料到這樣的現象是遲早的事,但這麼快速達成則是意料之外。根據美國出版業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AAP)的數據,美國今年3月的電子書銷售額較去年同期遽增146%,且截至目前為止,今年Amazon的電子書銷售量,也已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目 前Amazon提供超過95萬種電子書,有超過79萬種電子書的售價低於9.99美元(約台幣288元),而電子書閱讀裝置、平板電腦日益盛行則加速了電 子書的普及,消費者除了Kindle裝置外,亦可在多種平台上閱讀電子書,包括iPad、iPhone、Mac、PC、Windows Phone、Android裝置等。

    電子商務時報 黃惟伶

    知道這些要幹嘛?──男孩專用不實用百科全書 For Boys Only: the Biggest, Baddest Book Ever


    所有被女孩嫌無聊的事兒大集合!

    身為男孩又愛耍帥的你,
    如果不知道這些東西,那就遜翻了!
    本書內容不保證會出現在考試題目裡,
    也不確定有何實際用途,但,它就是有夠酷……
    ◎如何在飛機快失事時挺身而出,幫忙緊急降落?
    ◎如何擊敗兇猛的短吻鱷嗎?
    ◎被恐怖分子綁起來時要如何脫身?
    ◎全世界最恐怖的雲霄飛車在哪裡?
    ◎要怎樣製造最逼真的假血?
    ◎如何把硬梆梆的骨頭變成軟綿綿的骨頭餅乾?
    ◎哪些動物名列世界級的恐怖殺手?
    ◎拍出一部賣座大片的祕訣是什麼?
    ◎運動史上十一個最偉大的時刻分別發生在哪些比賽裡?
    ◎傳說中的寶藏在哪裡?
    ◎挖到寶藏後,有那些貴得嚇死人的頂級跑車值得你一擲千金?
    從古文明奇蹟到極限運動,這本書將帶給你前所未有的有趣知識!五花八門、上天下海、出生入死、無所不談。歡迎打開人類史上最超過、最厲害的冒險指南!

    作者簡介

    馬克.阿朗森(Marc Aronson)
    是一位全方位的知名得獎作家,身兼編輯、出版人、大學講師、歷史學家。他是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的每月專欄作家,專為年輕人補充知識,常受邀演講男孩的故事並教導他們閱讀的樂趣。

    HP.紐奎斯特(HP Newquist)

    是一位精力充沛的作家,作品包含成人書與童書。為了寫書考察,他曾到澳洲浮潛與鯊魚同遊;到埃及爬金字塔;不惜高速以實驗車子性能等等,這些收錄在他知名作品The Great Brain Book。




    序文∕導讀

    「真是太有趣啦!」「哇塞!」「這我還真不知道!」在瀏覽網站或翻閱雜誌時,你 是否曾發出這樣的讚嘆或驚呼?哈維跟我都是喜歡挖掘新事物的作家。我們覺得,如果能有一整本書都在介紹這些所能蒐集到最有趣的事物,鐵定會是件很棒的事! 但我所講的可不是把一大堆冷硬無聊的事情排列製表,而是放進各種冒險,以及所有意想不到現象的生動描述,像是介紹各種蛇類、戰役、跑車、或是毒性超強的箭 蛙,這才是我們想要做的。你會像一頭栽進迷宮般深深著迷,同時也得自行在這片汪洋大海中尋找出路。

    而且,千萬別以為在你把一頁看完後,就已經閱讀完裡面包 含的所有資訊。我們要請你不斷地重讀、預覽、溫故知新。除了閱讀,還有許多內容要你實際去想、去作、去推理:如何破解密碼、謎語、或是解開諸多至今仍無法 獲得解答的神秘現象?而這些,都是我們希望你可以完成的目標。在你享受這過程的同時,我們也會努力再蒐羅更多異想天開的奇聞妙事,期待與你在之後的著作中 分享。──馬克.阿朗森


    其實你身邊充斥了很多很酷的事物──各種冒險、運動、奇珍異獸、魔術、英雄戰士、電影、電玩、甚至「危險」本 身。這些東西很多你都會在學校或家裡學習、接觸到,但我知道你只想碰其中有趣的部分,而把剩下無聊的部分一腳踹開。馬克跟我深深明白這點,因為從小到大, 我們和你一樣感同身受。因此,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們要確保只把最好的、最精華的東西留下來,其它通通省略。偶而我們也會思考,究竟什麼是最好的?最後 決定權,還是在作為讀者的你的身上。在閱讀每一頁的過程中,都有許多令人興奮、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或是新奇酷炫的事物等待你去發掘、體會。

    無論是嗜血肅殺 的野蠻人、運動場上的英雄、邪惡無良的獵殺者、古老神秘的謎團、或是膽大包天的冒險家,通通都在這本書裡,準備與你見面。而這只是個開始,外面還有浩瀚無 垠,充滿各種神奇事物的廣大世界等待你去探索。衷心歡迎你來到這最酷的冒險起點!──HP.紐奎斯特




    作者:馬克.阿朗森、HP.紐奎斯特
    原文作者:Marc Aronson、HP Newquist
    譯者:王師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24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853291
    裝訂:平裝
    購買本書:知道這些要幹嘛?

    到網路讀書會跟我們討論本書
    更多好書介紹!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小叮噹大長篇VOL.22 大雄與機器人王國 (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ロボット王国)

    現在已經不常買漫畫了,也不是不愛看,只是覺得漫畫重新看的機會不高,所以大多再租書店翻一翻就已經很滿足。昨天經過書局時看到【大長篇VOL.22 大雄與機器人王國】,疑!我竟然沒有看過這一部大長篇耶!便下手買了。一本85元,打完折77元。


    掃瞄了全書中我覺得最好笑的部份給各位朋友看看:


     笑點在此,小叮噹說:你想要寵物機器人!?
    你不是已經有我這種貓型機器人了嗎? --------->看到這裡我已經笑翻了!!
    大雄:多啦A夢你不會聽我的話吧!我想要事事聽話的機器人!快拿出來!
    小叮噹:我可不是自動販賣機呦!(怒)



    註:

    《大雄與機器人王國》(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ロボット王国)是2002年3月9日公映的哆啦A夢電影作品。此外,藤子·F·不二雄創作公司所繪的漫畫版、於《快樂快樂月刊》2002年2月號至3月號連載。是第23部哆啦A夢電影作品。大長編哆啦A夢シリーズ第22作(まんが版映畫シリーズ5)。本片是最後一部由賽璐璐畫製作的哆啦A夢映畫作品(翌年的「大雄與不可思議的風使者」之後改由LED製作)。哆啦A夢映畫機器人作品第3作。原作為藤子·F·不二雄、導演芝山努、放送院線為東寶株式會社。票房收入23億1000萬日圓。並映作品為『哆啦A夢七小子GOAL!GOAL!GOAL!!』和『我出生的那一天』。

    土豆網有《大雄與機器人王國》映話可以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17Btde8510/


    最近看到很喜歡未推出的小叮噹公仔:


    魂系列出小叮噹跟大雄了耶!Robot Tamashii Doraemon (22世紀の未来から、"ネコ型" ROBOT魂がやってきた!?)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